第(3/3)页 虽说身份低微,但家里条件也还可以,可是后来父亲犯事入罪,流放敦煌,兄弟们等男丁也跟随流放。 她和母亲则没入教坊。 因为打小就有音乐天赋,尤其是琵琶弹的好,所以在教坊里被两位琵琶名家收为弟子,等十三四岁时技艺大成,已经名满长安。 后来杨广发兵百万远征高句丽,她的父兄们也征发辽东,兄长在辽东做战勇猛,获得先登之功,不仅免去戍卒流放之罪,甚至还授封官职。 连带着裴玉奴母女几个,也因此重获自由。 “后来有个商人向我家求亲,给了一大笔彩礼,” 裴玉奴的兄弟虽在辽东立功,授了官职,但也只是小武官,一家重新回到长安获得自由,可很穷困。 这个时候商人提亲,肯给一大笔彩礼,于是她就嫁给了商人,那年是大业十三年,她十三岁,这年李渊攻入长安,拥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遥遵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 婚后,裴玉奴的丈夫一直忙着做生意,聚少离多,五年都不曾生育过,再后来被李瑗杀夫抢夺,再之后又被赐给王君廓、武怀玉,再入宫,又出宫。 怀玉算了一下,那她应当是二十三了? 十三岁嫁给商人,十八岁被李瑗抢,然后二十二岁又被赐给王君廓,现在已经二十三了。 看着她好像十八,想不到二十三了。 果然,女人不生孩子就能保持年轻。 “那你父母兄弟们呢?” “阿耶死在二征高句丽,阿兄死在三征高句丽,弟弟还在,但是在定襄亡隋皇后那。” 定襄,在大同长城以北,本是当年杨坚为启民可汗所筑,后来杨广江都被弑,萧皇后带着孙子等随宇文化及北上,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所败后,她落到窦建德手里, 但后来她小姑子突厥的可敦大隋的义成公主劝说处罗可汗,从窦建德那里迎接了萧后一行去塞外,就安置于定襄城,甚至还把不少落到突厥的隋官员、百姓,都安排到定襄,以杨广孙子杨政道为隋王,在那里搞了个小朝廷。 到如今,萧后还在,杨政道这隋王也还在,当然,谁都知道那不过是个傀儡小流亡朝廷。 如今的萧后,应当已经五十多岁了。 裴玉奴的弟弟,因征辽之功选入骁果,眼下就在定襄萧后处。 “你们还有联系?” “偶尔能收到一两封他托人寄来的信,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面。” 现如今裴玉奴就剩下弟弟这个唯一的亲人了。 “会再见的,而且会很快。”武怀玉这样安慰她,历史上后来到贞观四年时,李靖灭东突厥,也俘虏了定襄的那个流亡后隋小朝廷,把萧后她们都带回了长安。 后来还有野史传闻,说三十岁的李世民,居然还跟五十多的萧皇后来了一出忘年恋,简单胡说,毕竟不说五十多岁还能有多漂亮,萧皇后那还是李世民的表婶。 谈起这些她很伤感,好在要想让一个女人高兴,最好的办法就是购物,在唐朝也是一样的。 把马寄存在东市的千金堂,怀玉特意换了头温驯的驴子给她骑,牵着驴带她逛遍东市诸行各市。 一路吃吃吃,买买买。 果然她很快就开心了许多,一心沉浸在购物中,试试试,买买买,怀玉负责参考评价并付钱。 衣服、首饰,各种化妆品,还有她最喜欢的乐器,甚至是一些乐谱等。 幸好怀玉特意从千金堂叫了两个伙计帮忙拿东西,要不然买这么多都拿不下。 一直逛了快两个时辰,东市闭市的鼓声都已经响起,两人才满载而归。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