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复拍-《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第(2/3)页

    “什么脏活累活,赵哥你这是能者多劳......”徐容哈哈笑着,刚要继续说下去,房门再次被敲响。

    “笃笃笃。”

    李亘怀里抱着笔记本推开了门,见赵俊凯也来在,先是喊了声“赵策划”,才将两本黑色硬皮的笔记本放在了徐容跟前桌面上,道:“哥,本我放这啦。”

    又跟赵俊凯打了个招呼之后,他拎着剩下的一个笔记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

    刚才他一共买了仨本,其中一个是给自己用的,另外一个是给徐容备用,因为他也不清楚哪天徐容会不会突然又要买。

    徐容拿起了桌上的本和剧本中间的笔,“唰唰唰”的在笔记本上写下:圣诞节这类国外活动有没有办的必要?

    这不是他要思考的问题,而是要建议的问题,只不过因为不是专业人士,他还得考虑考虑。

    徐容低头写着,却并未吝啬对赵俊凯的溢美之词:“你说,你要是不来,杜其峰肯低头?!”

    “记什么呢?”赵俊凯前两天就到了,也是他逼着杜其峰开的机,如果按照杜其峰本来的计划,大雪纷飞、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的才更加贴合《毒战》的剧情。

    但是既然天公不作美,他们也不再坚持,等一周已经是极限,艺术的创作,要以物质为基础,,多等一天,就是几十万的开支,况且徐容紧凑的档期根本不允许他们毫无节制的等下去。

    徐容没抬头,道:“剧组不是25、26号放假嘛,我记下来,别回头忘了。”

    赵俊凯好奇地打量着他,问道:“25、26放假干什么?”

    “圣诞节。”

    “不是,中国人过什么...”话说了一半,赵俊凯骤然停了下来,因为他勐然意识到,剧组大半的人,往前数十四年前,还真不是中国人。

    就像这个时候有人突然告诉他:你是英国人!

    枪口对着脑门的情况下,他不敢反抗,但是心里中却是笃定,自己不是英国人。

    “哎,赵哥问你个事儿,我看现在好多人都在过圣诞节,尤其是学生,这玩意真的只是单纯的商家促销手段吗?”

    赵俊凯思考了一会儿,轻轻摇了摇脑袋,道:“我举两个例子,一是队伍里要求叠豆腐块,二是大多数公司要求员工穿工装,你觉得是为什么?”

    徐容闻言不禁动容,他只是浅显的认为过洋节不合适,会抛弃传统观念,但是没想到赵俊凯却认为更加严重。

    叠豆腐块和穿西装的意义和目的,是相当浅显的。

    他从贫穷落后的农村当中走出,这些外来的节日是他过去从没见过的东西,给他带来的突兀感也更加强烈,过去他只是稍微有点不解,可是从来没有人郑重其事的把洋节抬升到堪比春节的高度,直到今天。

    因为剧组成员的原因,剧组放假他能理解,但因此生出的担忧却是不可避免。

    一些自小就习以为常的人呢?

    因为他们的认知是,圣诞节更隆重,而春节凑合着过,时间久了,也许一些人恐怕慢慢的就以为每年最隆重的节日本来就是圣诞节。

    “明天就要辛苦你们了。”

    “干啥事不辛苦?”

    “......”

    第二天一大早,徐容就到了片场,望着一侧的学校,问向已经来到跟前的戴着帽子的罗金福,道:“人家学校放假了?”

    “没有,本来是一个工厂,布置了半个月才弄成现在这样。”

    罗金福说着,又补充了一句:“花了八十多万呢。”

    徐容“唔”了一声,道:“还可以。”

    他当然明白罗金福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可是若是一分也不让人拿,那也不可能。

    要拍的是蔡添明决定利用辛苦营造的七人帮和人民卫士火拼巧合,来创造逃生机会,而且为了尽可能增加逃生机率,他将地点选在了小学门口附近,这些孩子,至少能给他的逃走增加百分之五十的机会。

    化完妆,披着羽绒服的徐容不禁打了个冷颤,来到了杜其峰所在棚子下,问道:“老杜,咋没把监视器放车上,不冷吗?”

    刚下车一会儿,他已经感受到了点冷意。

    杜其峰裹的跟头熊似的,道:“冷点好,冷点精神,要是拍摄顺利,咱们都打起精神来,一天就能拍完。”

    徐容咧了咧嘴,压根就当他放屁,这可是整整一页剧本,而且还是整部戏最重要的阶段,别说一天,就是三天能拍完,他也得偷着乐。

    他保守估计,至少也得三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