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不是那一代塞罕坝人的治理,它几乎都不可能凭借自然恢复了。 同样,后世的蒙古国更是一个巨大的恶劣例子。 国内花费了几十年,疯狂努力,终于将原本沙尘暴源头的毛乌素沙漠等都给消灭了,结果特么隔壁开始输送沙尘了,这谁也遭不住。 输送沙尘也就特么算了,还输送草原火灾,就特么无语。 所以这些问题李恪说出来之后,就得让他们提早重视起来,一旦草原和中原和平之后,草原的人口必然会增长的,草原人口增长,牲畜的数量也会增长,但是牲畜的数量必须要控制。 现在提前做好一切准备是必须的。 “是。” “第二个问题,注意草原的三化问题,比如说因为百姓的数量增加,以及中原和草原之间的和平,有一些草原牧民,甚至是靠近草原的官员可能为了粮食等方面的产量,允许部分草原开始毁草开荒,种植粮食。” “这样虽然短时间内可能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但草原并不适合种植粮食,而一旦其他地方的粮食丰产,或者说运输前往草原的粮食越来越多,这些本来就产量不高的耕地就会迅速被牧民放弃。重新变成荒地。” “但是重新变成荒地的土地已经被破坏了原本的草场方式,想要恢复成原本草原的样子,即便是没人放牧都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有人放牧,会迅速变成荒漠。” “所以,很多不适合种植土地的地方,严禁发展农耕经济。破坏未来大唐最大的天然草场。”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第三条,就是牧民适应了游牧生活,粗放的管理,自由放牧,这样会导致他们的牲畜没有固定的棚圈,没有牧草储备,牲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会非常差!一旦在草原上遇到大雪灾,牧民牲畜的死亡率将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这一点同样要重视!” “第四,就是牧民如果过于分散的话,牧民的畜牧产品未来分散经营,变现能力将会变差,牧民富裕起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光靠羊毛是无法富裕的,想要让他们跟大唐同心同德,那必须要让他们富裕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