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我们这就去中国-《超级军工霸主》


    第(2/3)页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尊重知识产权,比方说世界另一极的苏联,就把这东西视若无物,只不过苏联即便有能力研制出52倍口径155mm火炮。但苏军中极端保守和教条的思想,则让他们抱着152mm口径标准牢牢不放,这样一来在155mm火炮领域几乎无人可对中国发起挑战!

    所以,西方很多军工资深人士断言。中国因为手握全部52倍口径技术的缘故,将在未来独霸全球的大口径火炮市场,而且这样的格局可不是只存在一两年,恐怕今后十余年都必将如此,直到新一代革命性火炮的诞生,才能有效终止!

    正因为如此。原本对52倍口径155mm火炮热情似火的各**工部门和军火公司,就如同被浇了一大桶冰水一般,瞬间便冷却下来,刚刚掀起的52倍技术革命,也在这些发达国家的刻意冷落下,显得有些悄无声息。

    但即便如此,这场新技术变革还是没有逃脱媒体那敏锐的目光,虽然主流媒体还是以打得火热的两伊战争为主,可一些希望标新立异,从而达到搏得眼球效应的小媒体却盯住了这个在无声无息之间悄然蔓延开的技术革命,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只不过因为这些小媒体的影响力实在太小,加之世界主要几个军火巨头的刻意打压,因此这些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然而这些有关中国新式火炮的报道,即便是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但还是白纸黑字的印在纸张上传播出去,不管怎么样都会有人阅览,只不过他们阅读的情形不尽相同罢了,有些人看了或许会不置可否,有些人看了或许会呵呵一笑,有些人看了或许会高谈阔论,但有些人看了却会觉得如获至宝。

    而第一个觉得这些报道是无价之宝的人,是一位侨居法国马赛的伊斯兰富商,只不过在这个平日里温文尔雅且有极度虔诚的穆斯林背后,却隐藏着极度隐秘的身份——伊朗革命卫队驻法国特派联络员。

    当他看到这些报道后,顿时觉着自己发现了一座隐秘很久的无价宝藏,于是这位联络员便利用他法国公民的身份,迅速将有关中越炮战和中国新式火炮的报道全部收集起来,并对其进行认真整理,最后通过秘密渠道送往千里之外的伊朗首都德黑兰........

    如今的德黑兰正笼罩在一片战争的阴霾当中,自从去年9月战争开始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对伊拉克装备精锐部队气势汹汹的进攻浪潮,伊朗拼尽全力总算抵挡住伊拉克进攻的步伐,可自身却承受了极其惨烈的损失,尤其是武器装备方面,更是损失得难以计数。

    可面对如此巨大的装备消耗,本身不具备武器装备生产能力的伊朗根本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这其中除了明面上的联合国安理会武器禁运外,伊朗与美国的敌对关系也起了很大作用。

    再加上伊斯兰革命胜利后所奉行的既不靠东方,也不靠西方的第三条道路政策,以及不遗余力的向周边输出革命的做法,也把与之相邻的苏联惹恼了,可以说整个世界都让伊朗给得罪光了,想获得武器装备谈何容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