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女儿见过父皇,母妃。” “孙女见过皇祖父,皇祖母。” 朱凝云带着李无忧前来拜见,而李无忧也极其有礼貌。 “呦,无忧来了。” 朱棣微微一笑,也比较疼爱这个孙女,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无奈,闺女一直未怀孩子,朱棣也将其当成亲孙女对待。 同样受喜爱还有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朱棣的妹妹,现在也才六岁,一直被朱棣带在身边抚养。 “堂妹.你最近又变好看了。” 朱瞻基在那里献殷情,李无忧微微蹙眉,跟在凝云的身边,不想搭理。 站在朱棣一旁的宝庆公主道:“难道本公主不好看么?” “好看好看。” 朱瞻基嘴上敷衍,目光还是停留在李无忧的身上。 “你们三个,去花园玩去吧。” 朱棣招了招手,吩咐太监把他们带到了御花园去玩耍。 三个五六岁的小屁孩被支开,大殿瞬间清净。 “凝云,你来了,快过来,父皇母妃刚好有话要问你。” 皇后徐妙云笑着走来,亲切的拉着凝云的手拉到桌前坐着。 朱凝云道:“母妃可是担心,最近京城那帮文人们都针对李逍的事情?” 徐妙云点头道:“李逍如何?” 朱凝云笑道:“父皇,母妃大可放心,李逍每日就在府内跟高煦一起听戏,并没有太受影响。” 闻言,朱棣和徐妙云松了口气。 朱棣笑道:“那就好,朕还担心李逍天天被一帮腐儒指着鼻子骂,心情不好,又担心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毕竟这时候若是出手镇压这些人,难免全国的士族都会暴动,国家不稳固啊。” 说完,朱棣无奈道:“改动的太大了,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这一步棋也不知是好是坏。” 徐妙云道:“当然是好,你看这些年北平的变化就知道了,北平府的地方的官员就不是通过科举上来的,他们却更加的踏实肯干,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贪腐之风已经相比之前减少太多了。” 朱棣十分认可:“夫人说得对,这才是朕为何要下定决心,取消科举,不惜与天下整个士族阶层作对的缘故,只不过哪怕是朕,也要万分小心啊。再就是苦了李逍了,成了出头鸟,人人都巴不得他死。” 徐妙云不由道:“现在还只不过是取消科举就这般难,之后要取消全国的户籍,取消士族的免税特权,然后收取天下的土地,怕更是难上加难.” “没错。”朱棣深深点头。 其实取消科举还是其次,朱棣最想办成的事情,就是收取天下的土地,学习李逍的方式,将土地出租给天下百姓,出租的费用就包括了土地税收,那么在也无偷税漏税这个说法。 天下土地都归朝廷所有,那这统治完全是铁桶一块啊! 这时历朝历代任何皇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朱棣想做成这件事! 但如果科举都无法取消,后面的事情就更别提了。 朱棣最担心的是,李逍扛不住压力,撂摊子不干了,毕竟凭借他现在的财富,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能过得很好。 念及至此,朱棣关心看向朱凝云道:“贤婿心情如何?” 朱凝云微微一笑,从袖子中拿出一幅纸,放在桌面上,展开。“父皇母妃,这是李逍心情郁闷时所写的诗,他的心意都在其中。” 这幅字写着: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朱棣走去低头看去,随后不由震撼。 一首诗,表明了李逍的立场和气度! “好!好诗啊!” 朱棣大惊道,“好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朕之前还担心李逍承受不住压力,如今看来朕多虑了,朕的好贤婿一心只为天下苍生,甘愿做俯首的孺子牛,真乃如父皇所说,治世之能臣,无人能及李逍!” 此诗,便让朱棣对李逍是一万个放心,位高权重而不肆意妄为,所做一切都为天下苍生! 同样惊讶的还有徐妙云,她看到这首诗后,不由惊讶道:“李逍之文采,力压天下文人,可他依旧要取消科举,此举大义,李逍之气度,千古无二!” 朱凝云笑着点头,表示认可。 夫君在他心目中,是最完美的人了. “老四,老四丫头,啥事这么稀奇.凝云也在啊.” 这时,一道声音从殿外传来。 是满头白发的朱元璋,举着拐杖走来。 朱元璋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洪武宫呆着,但偶尔也会出来走走,看看老四。 “父皇,您来了。”朱棣急忙笑着走去,扶着朱元璋,将他扶在凳子上坐着。 朱元璋笑着坐下,双手按在拐杖上,笑着看向徐妙云和朱凝云。 不得不说,朱元璋人老了,面相也变得慈祥和善了许多。 “见过父皇。” “见过皇祖父。” 母女二人急忙行礼。 朱元璋微微点头,有看向朱棣道:“老四,听说最近天下文人反大明国师啊,怎么回事儿?” 朱棣笑着摇了摇头道:“能不反他么,将全天下的儒生饭碗都给砸了。” 朱元璋提醒道:“天下人如何反他,你这个当岳父的都要支持他知道么?改革需要多大的勇气,可别让咱看到李逍有商鞅那样的下场。” 历史上,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一死,商鞅立马就玩完,被五马分尸,下场很惨,虽然秦国变法成功,强了国,后面秦国一统天下,而这个功臣却被如此对待。 朱元璋通史书,所以特意提醒道。 这全国改革,是在北平住了十年的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 而此时朱元璋已经感觉他天命快到了,担心他一死,李逍会有商鞅的下场。 朱棣连连点头道:“父皇,您多虑了,李逍是您的孙女婿,也是孩儿的女婿啊,高炽和他的关系也非常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一条心,李逍又怎么会跟商鞅一样,不能比的。放心吧父皇。” 朱棣的意思是,咱们支持李逍,下一代储君高炽一样也支持李逍,李逍虽然被天下人针对,可以一家子人还是护着他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笑道:“那就好对了,你们刚才谈论什么呢?” 朱棣笑着指向桌面,道:“您看,这是李逍所写的诗句。” 朱元璋目光看向桌面上,“这是.” 随后,他也万分惊讶。 “好,好诗啊!咱果然没看错这小子。” “好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朱元璋指着诗句手指直点,随后激动的看向朱棣道:“老四,看到没,有李逍一心只为天下百姓,好,好好对待他,知道么?” 朱棣拱手:“父皇,孩儿知晓的。” 朱凝云看到这一幕,心中欣喜,目的已经达到了。 夫君位高权重,这首诗足以让一家人都对他万分放心了。 这时,从御花园回来三个小萝卜头回来了。 朱瞻基看到朱元璋,机灵的冲了过去,“太爷爷!” 而李无忧也走到了朱凝云身旁,乖巧的打招呼:“太爷爷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