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诡异的外乡人-《乱世枭王内》


    第(2/3)页

    没有南京方面的支持,再怎么大义凛然的剿匪大计也是枉然,当中没有王珪尧为首的官员们的周旋和奔走,也是难以成事。

    当初瞒着王珪尧处理这件事,也是不得已为之,毕竟他是后来之人对于这种“核心财路”曹海等人自然是要谨慎再谨慎,知晓的人越少越安全。

    事后,王珪尧当然是火冒三丈,却也无可奈何。把严嵩这副金身搬出,他唯有逆来顺受接受这个事实,上了贼船只能老实把漏水的破洞给裱糊好,给这些大人物帮忙擦屁股的脏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共度了难关,王珪尧经历了数年的考验,终得以真正的进入严党的核心位置。在地方上独当一面将是迟早的事,曹海之后便是他的天下。

    这几日,秦风也就跟着忙乎应酬献礼,疏通各方面的关系,通州江匪事毕他当记首功。可这是面底下的事,一个初授幕僚功名太低,还吃不下如此大的功劳,明面上自然是李庭竹占了首功,这是大家伙一致公认的。

    有心人无意,无心人却有意。

    曹海生怕这事会让秦风心生芥蒂,为了安抚以示公平。特意让赵文华诸人领着秦风,把南京各部各司有关系的达官贵人,甚至是留守的王公国戚都逐一认了遍露露脸,正式视为自家一员。

    把这种事当作变相的赏赐,也只有曹海干的出来,跑了三天办了九次宴席见了大小官员上百人,如此密集的酒宴秦风也有些吃不消。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朝完事又再展现荒诞无知的姿态,曹海确实表露出了想退隐的心态。

    ……

    ……

    翌日旁晚,泞园主厢书房。

    书案上放着陆仁贾送来的密信,拆封后的蜡印尚存余温。

    秦风托着下巴,指尖在信纸上缓和有序的点击着,愣愣的注视着那些文字。小孙就跪坐在书案侧旁,恭谨的低头等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