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东海新气象-《光绪中华》
第(2/3)页
当然,他如今是位居二品的总督,封疆大吏,全国不过一十二员总督而已,他当然也有一些进步,譬如这份《东海主户互助户协力律》,也借鉴了清初刚入关时的逃人法来控制互助户,以确保这些互助户只能牢牢的被钉在东海总督给他们钉死的一亩三分地上,只要离开了这一个圈子,任何人都有权利捕拿这些离开了自己的主户的互助户,送交官府有重赏,若为互助户,则立时可由互助户编入主户户口,赏互助户一户。
袁世凯并非伊始就这么变态的,实在是有些倭人暴力抵抗的举动激怒了他,这些小规模的零星闹事一是无法预警,二是待官兵赶到后,往往无法抓到实际滋事的闹事人。他来东海总督任上一个月,已经接连被刺死教育部的教师以及吏员十二人,教化部的宣讲司司员三十九人,驻军八旗及绿营士兵七十三名。在战事已经结束,没有大规模伤亡发生的情况下,这三位数的人员损失很是触目惊心,所以,在与两岛提督左宝贵,熊本府知府段祺瑞,熊本府镇兵都司李承宗,东宁(原长崎)镇总兵戴宗骞会商之后,由段祺瑞拟定了这么一个牢牢控制东海属地居民的政策出来颁行。
虽说这个法律有些过于严苛了一些,但是对于新占地,这一招环环相扣,户户相连,互为监视的法子对于控制治安以及人民的控制极端的有效,一时之间,在推行顺利的新湘省效果极为有效,除了一贯民风彪悍的原鹿儿岛地区稍稍遇到一些阻力之外,其他的地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当然,袁世凯从来就不怕遇到阻力,有阻力是正常的,派兵殄灭了就是,大兵入境,一户户的清剿,但遇不服,就是就地正法,若是服从,那好,集中编户,从中抽取百分之一的总督特赦户编进主户户口。这么着软硬兼施,以小糖果引诱下,鹿儿岛地区也逐渐被整饬完毕。而在岛的所有西方人,都被袁世凯以庆祝中国人的重要庆典——元宵节为由,齐聚在镇东城内的总督府内享用着美味佳肴与和装丽人表演,当然,饭后少不了猜谜,每一个参与猜谜的人都有一份大红包,这份封口费下去,就算再有什么流言蜚语,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后患。
搞定了这些以后,袁世凯上奏奏请朝廷从大陆迁移自愿居民来东海辖下定居,闻听有如此多的好处,一些失产失业的人,包括脑子活络的一些旗人的破路户,京师,直隶,河南,沿海各省,以及新遇水患的湖南等省份成了人口输出大省,最多的是河南,因为土地的贫瘠生业困难,一下子有七千三百余人自愿移民去河南老乡袁世凯治下落户,其余各省也有不等的人报名,总计全国一下子就去了接近四万人,四万人一下子成了有产有业的殷实人家,而且家里还有仆人伺候着,比在国内守着破房子冷炕头过日子要强上百倍都不止。
这三月初二的日子,正是袁世凯检验自己这新政策施行一个月以来的成效的日子,这一个月来,新湘岛形势一片大好,在主户互助户模式的约束下,本岛的农业与渔业逐渐恢复了生产,同时,原来在驻的满洲蒙古八旗以及绿营十数万兵马逐渐开始改编,除了保留一支两万人的精兵作为机动力量之外,其余的都在进行了轮训之后,细分下去分驻各县城,每个村从主户中选出两名里正,以作为治安通勤的作用与县城紧密联系,一旦有任何治安事件,每个县城都可以随时派出大批的军队赶赴事发地弹压,这么一来,原本似乎是处处烽火的辖下,竟然一月之内把治安搞得一团和气,还得到了皇帝的朱笔御批褒勉。
当然,这种情势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局面,而是在高压下的恐惧的平静——这是必须的,前面已经说过,这些新占地需要消化,这个消化的时间可能需要十年,可能二十年,要等新一代接受中华正统教育的小孩,年轻人慢慢长大后,会渐渐移忘掉过去的那些事,强制讲汉语,强制改汉名,焚烧一切日本曾经统治过这里的印记。十年二十年后,这里就是中国的地方。
我突然发现,在我眼前所面对的各项改革,各项事业的推进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譬如工业化,譬如农业的革新,譬如教育,譬如军制,譬如吏治。。。等等等等。
幸而,一战正在那个时候才会发生。
头山满,刚浩太郎,这两个玄洋社的前任的首领,此刻正坐在一条渔船上,驶离了鹿儿岛,站在船尾看着渐渐远去的故乡,老泪纵横。袁世凯真是日本人天生的第一大敌,这样的人物一到九州,立时就将原本还有可为之势的九州岛弄得无缝插针了,原本在民间往来游说对日本国还抱有希望的人起来反抗清国人的统治,局面一时之间似乎还有着良性的发展趋向,各地乡镇都有了一些小规模的抵抗组织。但是随着该死的敌人袁世凯的到来,这一切都完蛋了。似乎,九州也完蛋了,永远的要离开大日本的怀抱了。
两个年纪不小了的人瘫坐在甲板上,清酒辣出的泪擦不干,衣袖也早已被湿透,不知是泪水还是这大隅海峡的夜雾。雾很浓,多亏了家乡的老渔夫早已摸透了这海峡的流向,哪里水势缓,哪里急,哪里风向顺,哪里的鱼虾多——这是他的家乡,他们的家乡。
但是,他们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办。临离东京前,军部那些看上去很热爱大日本的官员们信誓旦旦的保证将会给他们人力和物力上的协助,但是除了刚来时的一些清国的官银,以及几支短枪之外,后来就再也没有任何的后继了——当然他们可以理解,军部那些人就是嘴上狠,真要得罪了清国人,第一个腿软的就是那帮身居高位的蠢材。
夜雾茫茫,看不见方向,指路的灯在哪里?两人脸上的热泪早已转凉,心比这夜还凉。
“清国海军的巡船!”这么夜了,远处两个黑影上闪烁着诡谲的灯光,那是巡洋舰级别的军舰才会有的探照灯,渔船熄了所有的亮光,静静的漂在海上,恐惧的看着那两条足以将他们击成齑粉的黑影。
“狗娘养的!过来吧!过来啊!”刚浩太郎长身而起,抽出武士刀,在颠簸不平的甲板上摇摇晃晃的向着东方怒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