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


    第(3/3)页

    王厚聞言,心里遂不再疑惑,隨口說道:“那是自然的事,有甚說的?!我等做臣子武將的,惟有為國盡忠而已。”

    王厚哪里知道徽宗皇帝圣旨的內容,更不知道童貫此時的心理,很容易地就被童貫給欺哄過去了。

    當時,童貫不理會徽宗皇帝班師返京的旨令,繼續率軍前行,不幾日,便來到西邊邊陲。

    童貫來到西北邊陲后,立即召集各鎮將領開會,命令各鎮將領,皆率本鎮兵馬前來助戰,配合朝廷大軍攻打鄯、湟、廓三州。

    各鎮將領聞命,不敢耽擱,皆帶著兵馬前來助戰,與童貫率領的朝廷大軍匯合。

    見各鎮將領均帶軍馬來到,朝廷軍馬兵強馬壯,兵多將廣,童貫的野心一下子就膨脹的更厲害了。

    此次西征,王厚乃征西元帥。然而,在排兵布陣及打法上,童貫強行干涉。王厚見朝廷兵馬強壯,遂欲對青唐番人圍而殲之,以絕后患。童貫卻以監軍名義反對,令王厚采用蔡京的建議,圍住三面,放開一門。童貫所想的,無非是確保勝利,收回鄯、湟、廓三州而已,童貫并不想逼著青唐番人拼死抵抗。王厚無奈,只得按童貫的主張去打。在圍住三面,放開一門的具體戰斗中,童貫虛張聲勢,戰鼓齊鳴,催兵攻打,意欲恐嚇番人棄城而逃。

    應招前來配合朝廷大軍作戰的秦州知州兼秦風路安撫使錢昂見狀,建議童貫、王厚道:“番人雖勇,然兵器不利,我朝廷大軍當四面圍定,強力攻城,迫其投降,以收復城池;如今奈何要圍住三面,放開一門?此乃放其逃遁也!如不全殲番人主力,縱其逃遁,恐非上策,請元帥、監軍三思。”

    王厚聞言心想,可不就是,放著如此強盛的兵馬,不圍城聚殲,讓不堪一擊的青唐番人棄城逃遁,的確是不應該。然而,不待作為元帥的王厚說話,童貫便搶先訓斥錢昂道:“你乃一州知州、一路安撫,局限于山洼孤城,一目障葉,懂得甚戰略全局?!你只管聽從號令便是,不得多言!還不退下!”

    錢昂被責,甚是不快,心中暗自罵道:“你個閹驢!你懂個鳥!皇上怎地派了這么個閹人來做欽差兼監軍了?!”

    然而,官大一級壓死人,軍令如山,錢昂縱是心中不滿,也沒有辦法,只得默然退下,聽從童貫的命令。

    因為童貫的戰略意圖僅僅是收復三州城池而已,故此強壓著王厚,采取了臨行前蔡京所授之策,圍城三面,放開一門,結果,守城番將見宋軍兵強馬壯,攻城甚猛,皆率兵棄城而逃,童貫得以順利收復三座空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