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契合國運-《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宮里傳來消息,著令翰林院明日將《行路難》抄送至各地府學、郡學、縣學。”
何昌文愣了一下,“沈大人,這于理不合吧?”
“這種事,不應該是國子監去做嗎?”
沈寒松諱莫如深地搖頭道,“今晚的動靜極大,誰能想到《行路難》這首詩竟然契合了國運?”
“大晉如今正處于內憂外患之際,結果《行路難》一出,引動了全國的文昌碑。”
“偏偏寫這首詩的人,還是白鹿書院的太白。”
“國子監和白鹿書院本就不對付,此事若是交給國子監去做,難免有失偏頗。”
何昌文滿臉苦笑,
“這都什么事兒啊?都是大晉文士,何苦爭的你死我活?”
“這種事我們就不要摻和了。”沈寒松擺擺手,“國子監直屬于朝廷不假,但上面終究還有一個圣廟。”
何昌文了然點頭,四大書院在晉國之中相對獨立,又占據高位。
國子監便是朝廷的制衡之法,各地縣學、郡學乃至府學的學子,都可被選入國子監。
奈何雙拳難敵四手。
國子監再強大,也無法對抗幾家書院,所以還要有圣廟扶持。
這下子國子監有了強大的立足之本,但朝廷卻也受到了圣廟掣肘。
“敢問沈大人,這道旨意是從哪一宮傳出來的?”何昌文問道。
沈寒松指了指頭頂,“明瞾宮。”
何昌文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這么說來倒也沒什么問題。”
“天后主持朝綱這么多年,處理事務井井有條,能想到這么多,也在情理之中。”
沈寒松手指輕敲桌面,一個個篆字在書房四周散開,“昌文慎言。”
何昌文也發覺自己多嘴說了幾句,連忙止住話頭,而后朝沈寒松抱拳行禮,“多謝沈大人提醒。”
“既然命令已下,卑職定會迅速處理。”
沈寒松點點頭,突然想到了什么,攔住何昌文,“昌文最近有時間去一趟欽天監。”
“欽天監?”何昌文愣了一下,“沈大人是想讓我去找我的那位同窗?”
沈寒松沒有遮掩,“北境那邊不太平,北梁城的戰事一直到現在都還沒結束。”
“而且越來越多的氣運涌向北境戰場,你去欽天監,順道問問看,北境戰場的天象如何。”
何昌文略微一沉思,雙眸中便涌出一抹駭然,“沈大人是說,北境有變!?”
“只是猜測而已。”沈寒松說道。
何昌文見沈大人這番表情就知道,表面是猜測,但恐怕沈大人已經有了定論。
“是,卑職明日便去欽天監。”
離開沈寒松的府邸,何昌文不禁嘀咕道,
“太白這次算是把文名徹底豎起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