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齊民要術》-《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賑災賑災……天天都在講賑災,可還不是有好多人都餓死了?”
“光我這個莊子里,就有十幾個已經埋了。”
老人臉上的皺紋宛如溝壑,里面藏著很多污泥,“你說你叫啥名?”
李長安說道,“我叫李長安。”
老人簡單淘了一下米直接倒進鍋里煮粥,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千萬不能煮干飯,要不然一個不注意就要吃多了。
還是煮稀飯更好,就著湯湯水水,能多管幾頓。
“李長安?”
“這個名字好像聽說過,前段時間傳的沸沸揚揚的,是不是就是那個?”
老人渾濁的眼睛浮現出一抹思索的神色,
“叫……叫什么……忠勇伯?”
李長安笑著點頭,“就是那個。”
老人看向李長安,“小伙子,你這么年輕就去打仗了啊?”
“可得抓緊時間生個娃娃。”
李長安扯了扯嘴角,趕緊岔開話題,“老伯,您跟我說說張縣令,如果他真是好官,我還能上奏朝廷,幫他討些封賞。”
“那肯定是好官哩。”老人一聽是要幫張縣令討封賞,連忙說道,“他是我見過第一個跟著百姓一起下地干活的縣令。”
“以前那些縣令從來沒聽過我們說什么,只知道收重稅,也根本不管我們收成怎么樣。”
“張縣令來了之后,帶著我們一起種地,后來改種他帶過來的大麥種子,大家伙才吃飽飯,吃上肉。”
說著,老人想起來什么,朝李長安作了作揖,“忠勇伯,小老兒剛剛失禮了。”
“您要是幫張縣令討封賞,別討什么金銀,他家已經沒人了,要是能幫他討來一座祠堂最好,大家伙有事沒事還能去燒個香。”
“也好叫大家伙都能記住他。”
李長安趕緊扶起老人,“老伯不用多禮,張縣令之事我會如實寫在奏折上。”
“過兩天應該就會有人過來修路修渠,老伯可以去做些簡單的活計,最起碼吃飽飯還是沒問題的。”
“撐過這段時間,等以后重新耕種,我會給澤烏縣找來最好的種子,您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李長安趁著老人不注意,往鍋里放了一粒血元丹,然后抱拳辭別老人。
夜幕降臨,
眾人來到澤烏縣縣城。
張衛民死后,這里就再也沒有新縣令上任,
李長安等人來到縣衙門的時候,發現這里已經落了一層灰。
幾個人分了房間,便各自去休息。
李長安則簡單收拾了一下書房,對著搖晃的燭火,開始落筆,
“仲秋之月,……乃勸人種麥,無或失時;其有失時,行罪無疑。”
“麥者,接絕續乏之谷,尤宜重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