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逐漸步入正軌-《逍遙小儒仙》
第(3/3)页
李長安問道,“查出些什么了?先說點給我聽聽。”
“我們找到了張衛民縣令的骸骨,再加上一些百姓的口述,得到了一些東西。”封不疑說道,
“張縣令的骸骨上有殘毒,而且當時尸體被打撈上來的時候身上有傷。”
李長安雙眼驟然一凝,“所以就排除了他因水患而亡的可能,是有人暗中謀害?”
“對,具體原因我們已經有了點眉目,就在這幾天,應該就能查清整個案子的原委了。”
封不疑極為確定地說道,
“曾世才那里也查出了一些端倪,兩個案子很有可能會合并成一個案子。”
“他說賑災銀糧的去向不明,撒出去的探子估計還得有兩天才能有消息。”
李長安嘴角微微勾起,“好,只要能查出來,我給你們三個升到主事。”
封不疑的聲音里帶著一絲驚喜,“參議大人此言當真?”
鎮撫司內官職越高,得到功勞的機會就越大。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自然當真!”李長安說道,“我倒要看看,這里面到底藏著什么見不得人的勾當。”
“參議大人再等三天,我們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封不疑說完,就掐斷了文氣聯系,抓緊時間查案去了。
李長安看著眼前綿延的大地,工部主持的修路修渠之事,如今已經鋪排開來。
至少在云陽郡,受災百姓都已經陸續加入了以工代賑的大軍之中。
每日都能得到賑災銀,再加上有朝廷統一派發的賑災糧,至少活下去沒有什么問題。
另一邊,如此多百姓加入修路修渠的隊伍,工部再也不用擔心工匠徭役不足的問題。
就在李長安這幾天走訪田間的時候,一些村莊之間的路業已開始陸續修建。
雖然賑災還沒看出太大成效,但已經隱隱有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氣象。
一掃之前的壓抑麻木之氣。
李長安繼續往前走,看了一眼離自己數里之外的其他人,聯系了遠在東岳的顧衛道,
“師父,那四郡的文昌碑都安排好了嗎?”
半晌后,顧衛道的聲音響起,“已經都安排好了,諜部在四郡五十一縣,都找了個九品文士。”
“就等明早在文昌碑上謄抄詩文,拜文名了。”
“你所在的南方三府,諜部和金部也正在往那里趕……”
說到這里,顧衛道有些遲疑和擔憂,“長安,文昌碑之事當真可行?”
李長安笑道,“放心吧,師父。”
“我的詩文已經在一塊文昌碑上都寫了一遍,就算改了名字,旁人也搶不去。”
“沒有文箓,就闖不了文圣榜。”
“徒兒走文昌碑這條路,一樣可以走上文道巔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