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張衛民此人-《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可是張大人,分文不取。”

    “大家伙拼了命都要把銀子給他,張大人從銅錢堆里拿起三文錢,剩下的全部退還給我們。”

    “最后,那三文錢至今都嵌在一塊石碑上。”

    李長安心頭微動,“就是那塊三文碑?”

    老者點點頭,昏花的眼中似乎有點點晶瑩閃爍,“當時第一次種麥子。”

    “還是張大人跟我們一起下的地。”

    “為了討個好彩頭,張大人立了塊碑,他當時拿的三文錢,就嵌在石碑上,用來紀念澤烏縣全縣種麥。”

    李長安攙扶著老者跨進門檻,收起油紙傘。

    老者懷念地說道,

    “張大人當時還說了一番話,大家伙到現在都還記得。”

    “他說,道圣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希望這三文碑,能護佑澤烏縣麥穗兩歧、穰穰滿家。”

    聽到這里,李長安心神劇烈震顫,這是他在大晉,見到的第一個如此為百姓著想的清官。

    在這片污濁不堪的大晉官場,當真難以想象。

    老者回到家就開始淘米,準備煮粥,

    “還記得三年前,張大人的發妻病故,可是那時候張大人為了澤烏縣,早已花光積蓄,連入葬都做不到。”

    “最后大家伙知道這個消息,湊了一副棺木,幫著張大人為他發妻發喪下葬。”

    “當時張大人哭的泣不成聲,整個澤烏縣那天全都穿上了白衣。”

    “后來張大人把老家的最后一點薄田當了,把典當來的銀子,又分還給了大家。”

    說到這里,老者突然頓住了,說不出話來,忍不住深吸幾口氣。

    良久,老者才平復下激動的情緒,哽咽地干啞著嗓子問道,“李大人,您說,張大人這樣的官,算不算好官?”

    李長安沉默地點點頭,發現說什么都顯得無比蒼白,最后對老者保證道,“老人家放心,我會把這件案子查請出去的。”

    “也請老人家和大家伙說說,只要有什么線索,可以隨時找我。”

    “這三天我不住縣衙,就在這附近的民宅找個地方住,大家可以隨時找到我,不用擔心會被攔住。”

    老者忙不迭點頭,朝李長安抱拳拱手。

    李長安離開老者的家,不多時幾個百姓模樣的人走了過來,“主公,三十名諜部部眾已經到了澤烏縣。”

    李長安點點頭,裝作親切問候的模樣,說道,“深入這些百姓當中,了解張衛民的情況。”

    “另外查查看,張衛民每年俸祿也不少,為什么最后連給發妻入葬的銀子都沒有?”

    “有些人沒什么腦子人云亦云,還有些人自己臟就以為天下人都是臟的,不相信會有為百姓謀福祉的好官。”

    “拿出這些證物,我要讓那幫家伙一個屁都放不出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