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氣運蛟龍與文昌碑-《逍遙小儒仙》


    第(3/3)页

    是以,行禮一個比一個恭敬。

    趙洪山把李長安帶到高空。

    李長安下呼吸瞬間一滯。

    這還是他第一次站上高空,看著近在咫尺的遮天蔽日的烏云,心神劇烈震顫。

    趙洪山拍了拍李長安的肩膀,“是不是覺得太過殘忍?”

    李長安眼神中流露出不忍,點了點頭,“畢竟那里還有一百多萬百姓……”

    “一百多萬百姓和整個大晉十幾億百姓相比,孰輕孰重?”

    趙洪山隨手揮散靠近這里的雷電,

    “八百年來,烏山郡一直都是大晉最大的要害。”

    “打不得,碰不得,即便是你們剛剛遭遇的圍殺巫蠱之事,都無法強硬徹查。”

    “就因為烏山郡中的那條氣運蛟龍。”

    “可偏偏如果這里的氣運受到其他氣運的影響,反過來卻會動搖大晉國運。”

    “這樣的要害之地,每年都要消耗很大一部分國力去維系。”

    “如果是你,一旦有機會收回這個地方,你會怎么做?”

    李長安神色復雜,艱難道,“立刻派三品大儒封鎖烏山郡三縣。”

    “所有朝廷官員全部撤離,防止有任何影響烏山郡氣運之事。”

    “然后便坐等烏山郡三縣徹底毀滅,之后接管此地……”

    趙洪山點點頭,“這是陽謀。”

    “我不管烏山郡,等待它自行毀滅再接管。”

    “自作孽,不可活!”

    “你知道氣運蛟龍是怎么出現的嗎?”

    李長安搖了搖頭,這類秘辛對一般朝廷官員而言,也都是絕密。

    氣運蛟龍幾乎所有人都只聽說過,至于怎么出現,無人可知。

    趙洪山指著前方好似陷入世界末日的烏山郡,

    “氣運存在于天地之間,因天地、國力、民心而變幻不定。”

    “變幻不定就意味著有聚有散。”

    “所以圣人將氣運之力抽取凝練,再熔煉徹底洗練過后的蛟龍之魂,煉成氣運蛟龍。”

    “這樣原本變幻不定難以捉摸的氣運,便化作了有形之體。”

    “最后再用文昌碑將其鎮壓,如此……除非一塊土地徹底毀滅,氣運便永不會潰散。”

    “這才是當初,你在澤烏縣對秦鎮梁所言,天下為何黑暗至此,也依然不會分崩離析的真正原因。”

    趙洪山扭過頭,看了一眼目瞪口呆已然陷入無盡震撼中的李長安,笑了笑,

    “大晉立國八百年,積累了不少三品大儒,的確可鎮壓一國,但若是沒有氣運,三品大儒的力量至少會減弱三成。”

    “各地氣運蛟龍都被大大小小的文昌碑鎮壓,每月有無數詩文爭奪文昌碑,聚攏氣運。”

    “氣運越多反過來又會提升文昌碑的力量,大晉國運便會越發穩固。”

    “現在,你明白了嗎?”

    李長安腦海中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

    趙賢公的一番話,簡直向他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圣人操縱氣運,甚至可以將氣運凝練成氣運神獸,幫助疆域穩固。

    如此手段,當真是神乎其技,鬼神莫測。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開口問道,“為何全都是氣運蛟龍?就不會是其他什么妖獸?”

    “另外氣運蛟龍會不會覺醒神智?萬一擁有神智,要掙脫束縛,豈不是一場大災難?”

    趙洪山眼神中流露出贊許之色。

    這小子心思如此活絡,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智才。

    “龍族天生強大,匯集天下萬獸精華而生,最適合聚攏繁雜氣運。”

    “其次凝練氣運蛟龍,便是存了一分蛟龍蛻變,晉升真龍的念頭,萬一能成,可以助氣運更上一層樓。”

    趙洪山負手而立,“至于你說的覺醒神智。”

    “氣運蛟龍雖借助了蛟龍之魂,但神智魂魄早就被洗練干凈,只剩下最純粹的天地氣運,根本無法孕育神智。”

    “它們……更像是空有氣運的外殼,無法自己行動,必須要有人引領氣運。”

    “而三品大儒,便是御使氣運的最低門檻。”

    “所以你知道,你在澤烏縣駕馭天地氣運,到底引發了多大的轟動?”

    “因為你這冷不丁冒出來的一招,白鹿書院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才頂住另外三院一監的窺伺。”

    李長安被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摸摸腦袋。

    關于氣運蛟龍,甚至關于文昌碑的起源,他有太多疑問,現在再不問,以后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這種機會了,

    “這,這些氣運蛟龍到底有多強?”

    趙洪山笑道,“烏山郡的這條氣運蛟龍,如果真能戰斗的話,差不多和三品大儒比肩。”

    “至于其他地界的氣運蛟龍,有強有弱,但最弱也是二品。”

    說完,趙洪山拍了拍李長安的肩膀,“去新竹郡好好思考南方三府的水患如何根治。”

    “一個月后,烏山郡會重新回到你手上。”

    “到時候就看你怎么做了。”

    “至于這一個月,無論造多大的殺孽,都是天地氣運所驅,國運所向。”

    “與你我所有人都無關,莫要鉆了牛角尖……”

    趙洪山最后寬慰了李長安一句,將其送回云舟。

    而后和另外五尊三品大儒瞬間消失在虛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