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滴水之刑-《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一樁樁,一件件,這些事情千頭萬緒,都需要李長安一一敲定。

    在他的計劃里。

    南方三府最終要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售賣一整條產業鏈。

    而不再像之前那樣,零零散散的種植,勉強只能養家糊口。

    “如果真要這樣做,還需要搭建一套覆蓋全國的銷售體系。”

    李長安抽出一張紙,開始落筆,

    “以大漢為主體去搭建……”

    “不行,牽扯的利益太大,朝廷不會坐視不理,大漢想要吃獨食就是死路一條。”

    “由戶部牽頭,搭建主干,大漢也許可以蹭一蹭,做附著在上面的藤蔓,一樣可以把觸手遍及全國。”

    “這玩意兒,就叫……供銷司。”

    “可以成為戶部轄下的單獨一司……”

    李長安落筆如飛,將自己對供銷司的構想整理出一個框架。

    至于具體細節,那必須得等戶部決定做這件事,并且只能由他牽頭的時候,才能完善。

    要不然被別人摘了桃子,可沒地方哭鼻子。

    李長安在書房里一寫就是半天。

    等放下筆,外面已經是夜色正濃。

    撥了撥燈芯,李長安收起整理好的供銷司卷宗。

    然后拿出千里傳音符,聯系了封不疑,

    “盛昌三年,你印象里發生過的最大的大事是什么?”

    封不疑顯然被問懵了,然后支支吾吾地說道,“第一次去教坊司見花魁?”

    李長安滿頭黑線,“你特娘的十二年前才多大?你今年也才二十五吧?”

    “我問的是晉國發生的大事!”

    封不疑很想罵一句,誰知道你問的是這個?

    但礙于李長安平日里的積威太重,只能撇撇嘴說道,

    “要說晉國最大的事情,那就是北境伐妖之戰。”

    “當年那一戰,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結果不知為何,前軍被妖族大軍截斷。”

    “最后千萬大軍兵敗山海城,史稱山海慘敗。”

    “北伐大軍連撤九關,當年的北境六府,生生斷了兩府,這才有了現在的北境四府。”

    李長安聽了,心頭轟隆隆劇震。

    這還是他第一聽到當年北境伐妖之戰的詳細情況。

    萬萬沒想到,盛昌三年竟爆發了這樣的大事!

    六府之地丟了整整兩府。

    北境伐妖之戰,竟慘敗至此?

    “大人,您問這個做什么?”封不疑問道,“這場大戰過去了整整十二年,而且敗的太慘,很多人都避諱這件事,根本不會拿出來說。”

    “沒事,我就隨口問問罷了。”李長安掐斷文氣連接,“你在外行事,多加小心。”

    接著他又問了宋思仁和曾世才,他們二人想到的第一件大事,也都是北境伐妖之戰。

    “一個在北境……一個在南方,龍神之事和北境伐妖之戰會有聯系嗎?”

    “還是我想多了?”

    “但為什么偏偏是十二年前才開始祭祀?之前卻一直都沒有任何動靜?”

    “如果祭祀有用,也不至于整整八百年都沒動作,偏偏十二年前心血來潮開始祭祀。”

    李長安讓人準備好熱水,好好沖洗了一番,然后端著衙門差役送過來的一碗面,來到三縣縣令面前。

    “想好了嗎?要不要跟我說說你們口中的那位龍神?”

    李長安吸溜吸溜吃著面條,“你們放心,我這種修為的人,也不可能對氣運蛟龍做什么,純粹就是好奇。”

    “到底那位龍神有什么特殊之處,能夠讓你們堅持十二年,三日一小祭,一月一大祭?”

    “甚至還用童男童女祭祀。”

    趙云波朝另外兩人看了看,神色復雜,“我們三人……不過只是想保住祖上留下的三縣之地罷了。”

    “誰知竟會造成如此后果?”

    “保住三縣之地?”李長安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頓,斜睨道,

    “朝廷一直拿你們沒辦法,這種局面都已經僵持了八百年。”

    “如果你們什么都不做,也根本不會發生任何變故,三縣之地還會保持九百年,一千年……”

    “所以,別拿這種話來糊弄我。”

    “為什么是十二年前開始祭祀?是什么原因讓你們開始祭祀的?”

    曲塘縣縣令周繼澤,心不甘情不愿地磕磕絆絆開口道,“因為氣運。”

    “什么氣運?仔細說。”李長安又吸溜了一口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