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卷 《神亦·珑星网》/第三十三章 宇数七虚解-《神亦星编》


    第(2/3)页

    琉晴说道:“准确地说,宇数并不是一个数,也不是一群数,它是数的最高概念,是数之本体,是数之元始,是数之源祖。当然,在我们这些研究者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只能以衰延的法下的方式来认识宇数。在这样的意义上,我确实探及了宇数的几个不同面目。宇数是十分复杂的,我只能以一些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诠释宇数的不同面目。我一度整理了七个数学模型,用来研究我所探及的宇数七面目。我将这七个数学模型命名为‘宇数七虚解’。”

    衡十分向往地说道:“宇数七虚解?”

    琉晴说道:“是的。宇数七虚解是我所能理解到的最深奥的数学。它们关系着宇宙之间的所有存在和所有的存在法则。它们是哲学的地基和苍穹。我甚至认为,宇数七虚解都是由缔宇创宙之力亲自设定的。它们是万物的经纬,是宇宙的围栏。造物者用它们将万千种存在编织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衡,我即将离开了,恐怕以后也不会有机会再见到你了。你做好准备,聆听宇数七虚解了吗?”

    衡说道:“当然。我一直在等待着这个时刻。不过,稍等一下,我捡个工具,把最为关键的思想记录一下。”

    说着,衡从地上捡起了一根废弃的金属棒,准备在沙土上记录琉晴即将传授的关键信息。

    看到衡已经做好了准备,琉晴说道:“宇数七虚解的第一个叫做‘诸宇胀缩回归常数’。在羽光卫的文化中,有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胀缩回归之中。甚至,我们当前所处的宇宙胀缩期被言之凿凿地说成是第三宙。实际上,宇宙不止我们所处的这一个,拥有胀缩回归期是每一个膜宇宙的通性。”

    衡惊讶地说道:“琉晴,你是说,不仅有诸宇,而且诸宇都处在胀缩回归的循环之中?”

    琉晴说道:“是的。而且,诸宇的胀缩回归循环都是有内在规律的。有一个常数,影响着宇宙的胀缩回归循环。当然,对于不同的膜宇宙来说,这个常数并不一样。我将这些常数称作诸宇胀缩回归常数。可惜的是,我并没能探究出这些常数的值或者范围。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不过,我现在就将关于这些常数的研究草稿都灌输给你。”

    说完,琉晴将指尖点在衡的额头上。衡很快就得到了琉晴的灌输。

    接受了第一个宇数虚解的灌输之后,衡用手里的金属棒在地上写了一个字——“角”。

    琉晴看了一眼地上的字,继续说道:“第二个虚解叫做‘宇膜涉影强度矩阵’。衡,既然你已经了解到了诸宇的存在,肯定已经在思考诸宇之间是否有相互的联系和沟通。存在的事物都有联系,它们总会在某个在层某个视重上表现出相互联系的一面。诸宇之间也是如此。诸宇之间由宇膜隔绝开来,也由宇膜相互发生联系。诸宇,甚至诸宇之中的事物,穿过宇膜所发生的联系,被称为涉影。有一种说法,说是,梦是灵魂穿过宇膜所发生的涉影。只有涉影的强度足够高才能穿透宇膜。十大神器中有两件神器和我们所谈及的第二个虚解有关。这两件神器分别是龙香和昆仑镜。关于宇膜和涉影,我建立了一个猜想,一个测算涉影强度的矩阵模型。这个模型还很粗糙,还有待后学者努力雕琢。说起来真是匪夷所思,我居然会妄想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最不可测算的事物——梦。衡,你不会嘲笑我异想天开吧?”

    衡郑重地在地上写下了一个“亢”字,并且说道:“当然不会。我对这些很感兴趣。请继续。”

    琉晴欣慰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第三个虚解,我叫它‘七天十宙平行重差’。说实话,我不确定七天十宙的说法是否准确,但姑且根据传言就这么叫吧。听了前面两个虚解的描述,你一定对诸宇十宙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兴趣。我要说的是,据信,诸宇十宙之间没有位置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可以一致起来的参考系,也就无法产生位置关系。更为准确的说法是,诸宇十宙之间大约是重合的,或者说平行的,它们是同一世界的不同逻辑相层,相互之间只有相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重差。只有在最高视重的角度上思解才能够发觉这种重差的存在。可以说,只有宇膜涉影和十宙重差的存在才能证明诸宇十宙的平行共在。七天十宙平行重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宇数虚解,它和宇膜涉影强度一起,构成了我们厘标诸宇十宙的迹锚。遗憾的是,我只是勾勒出了这个重差的概念,对于这个差值,我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数学寻绎方式。衡,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

    衡郑重地点头,在地上写下一个“箕”字,说道:“我会矢志不渝地继续研究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