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朕,决不能给祖宗抹黑!给后辈做一个坏的榜样!” “臣等愿与陛下同生共死!” 除右相外,其他所有大臣齐齐跪地高呼。 右相接着说道, “好,陛下,既然要战,那臣就随陛下战到底! 臣有一些布置,可说与陛下听。 陛下先号召全城百姓,共同抵御外敌,我京城有百姓近百万人,青壮亦有二三十万,我们号召他们,一起守卫城墙。 当然了,百姓只是百姓,没有兵器粮草,是发挥不出太大战斗力的,只能做一时应急之用。 今日先号召百姓,抓壮丁,明日一早,发布檄文,讨伐镇南王,斥责其公然造反,将其定性为反贼! 然后,号召全天人勤王。 无论是诸王,还是郡守,甚至是民间义军,皆可以来京城勤王。 到了那时,我相信,不管是诸王还是百姓,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镇南王杀进京城来的,一定回来勤王。 诸王哪怕是为了名声,也会过来勤王! 我们京城只要能守住一段时间就行,来日,即便是镇南王的主力来到了京城,到时候勤王的军队也会到来的。” 镇南王认为,他造反称帝,诸王也会跟着称帝。 童源认为,镇南王造反,其他王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镇南王做皇帝,为了名声,也一定会来勤王。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一个皇帝死没死而已。 他们都自认为看透了诸王的心思,可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结果如何,不到那一刻,谁都不知道。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就按照童爱卿之法来办吧,户部兵部去号召百姓,有多少武器都发放出去。 大将军去统兵,右相留下来草拟讨贼檄文。” 大将军司马栾立刻说道, “臣领命,臣与京城共存亡,敌军若想进城,就从臣的尸体上踏过去!” 左相郑三郎也站出来,振声说道, “陛下,臣不才,家中也有奴仆百人,臣愿亲自提剑,带领家奴,守卫城门!” 右相苦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