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殿试-《官居超品》


    第(2/3)页

    制策中就突出地提出了这一问题,明确强调了此前选官中存在的弊端:即能力强的人中有和朝廷不一心的;品德好的人,在工作上却无建树;能力与品德都一般的人,则多“寡廉鲜耻,不能克己”者。

    让贡士们围绕这一主题,从理论上回答应对,并就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建议、对策。

    这种策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其实历界会试甚至是乡试偶尔都会出现这样的命题。几乎所有的考生以前都做过类似的命题,大家在文字修饰上都下过一翻功夫,至于能不能入得皇帝法眼,就看各自的观点是否合乎阅卷人的心意了。

    大凡皇帝一般都喜欢任用贤良,考生所有做的就是罗列出具体鉴别人才的方法,帮助朝廷选举出真正有贤德的人。

    李凌做为穿越者,毕竟比其他考生多了几百年的“远见”,正所谓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他对各种选举方式以及其利弊还是有所耳闻的。

    但是李凌却没有立即动笔做答,而是先打了草稿,将自己的观点逐一列出,在心中反复思考了数次这次动手。

    为的就是做到一气呵成,保持卷面整洁。

    大家对殿试满怀希望,没有想到皇帝竟然出了一个常见的题目,有些考生摇头叹息,有人却是欢喜之色跃然脸上。

    许多考生一见是自己拿手的题目,他们异常速度的开始答题。

    只是做事情急噪了未免就会出现差池,一个考生心花怒放的进行答卷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

    “糟糕,多了一个墨点!”。一个考生突然喊了起来,声音比平时不只高了几个分贝。

    他书写的时候速度过快了,不小心在后面多了一个墨点。

    明朝是没有标点符号,整个卷子上多出这么显眼的墨点,读卷官也许根本就不会看,很大的可能就是直接将名单扔进三甲之列。

    这张卷子皇帝或许根本就看不到。考试刚刚开始,他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位仁兄的经历给了大家很大的启示,殿试是皇帝亲策,而且不存在黜落的问题,所以对策比乡试、会试相对要宽松一点,气氛较温和,诸事亦有可通融。

    但是若有出格的举动,还是会影响到考试名次的,而这场考试的结果,直接影响考生一生的前程。

    考生们不得不重视。

    众人从其中吸取了教训,答题的时候开始小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