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我们跨越了这次事件,以结果倒推剖析整个事件的话,很容易能够得出结论: 事实上,以德国同英、意几个国家的历史上的恩恩怨怨来讲,也不能说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在这件事情上,则不难看出一个真理,那就是公司之间,国与国之间,绝逼没有永恒的朋友,永恒的有的只有利益。 事实上,如果说非要找一个根源来,那么上世纪七十年代欧共体所发起的“欧洲货币体系”才是九二英镑事件真正的漏洞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候有务实的专家专门为这一起世界性影响力的事件做过缜密的调查,调查发现,英国和意大利其时主事的金融方面的人基本上都是可以称得上是业界最顶尖的人才了,在此事件之前,也曾经几度被业界评定为特优的管理水平,政策没问题,管理也没问题,那么根子究竟出在哪里? 实际上根源在于,在一战二战后,早已被美元取代了世界霸主地位的英镑,不得不因为经济实力的衰退,而去谋求欧洲伙伴国的支持。 而欧共体当时为构建欧洲货币体系,对各成员国货币所执行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是可调整的相对固定的汇率体系,而最终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多少,实际上又是依照各国经济实力来进行确定的。 规则是五年一调整,表面上规则也合理,但是实际上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二战后的意大利和英国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和不景气,而令人意料之外的,德国却忽然崛起,很快成为了欧共体组织里的核心成员。 这样一来,另一个则是二战后东西合并后经济再度迎头赶上并超越了欧洲列强的经济霸主——德国。 实际上对于英镑危机这件极为著名的历史事件的解读,后来无论是中外的经济学家,都做出了比较精准的判断,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算不得是什么英明之言。 不过,作为事件的主角,大英帝国政府方面,其实已经嗅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只是身在欧洲货币体系之中,英国的金融政策的弊端并非无懈可击,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才引来众多国际游资的觊觎窥伺。 在九月之前,英国政府就官方照会过此时绝对可以影响到英镑危机的德国,希望德国可以做出一些友善性的政策改变,这样英镑的危机或可极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直到危机彻底爆发的前一天,都没有得到德国的善意,只收到了一纸声明,德国人民和政府不会为英格兰银行的愚蠢的金融政策埋单,这实际上就宣告了英格兰银行的英镑捍卫战,必须要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进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