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平静-《明末之成王败寇》
第(2/3)页
吴帆徽对院试还是很重视的,他倒不是稀罕廪膳生员的那六斗禄米,而是看着后面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其实所谓的科举考试,从乡试开始才算的,县试、府试和院试,都是预备阶段的考试,不能够算是正式的科举考试。考生一路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分别取得了童生和秀才的身份,才有资格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
在布政使司报备之后,吴帆徽开始了认真的复习,这期间,马继刚和孙凯林偶尔会出去转转,有时候也带着李靖飞,李佳翠则是一直都留在客栈,从未出门,其出现的变化,就是开始服侍吴帆徽了,有时候帮着磨墨,有时候帮忙打水,不过李佳翠毕竟是小姑娘,比吴帆徽的妹妹吴明丽还要小一岁,以前也从未做过这些事情,有时候免不了手忙脚乱。
吴帆徽劝过李佳翠几次,说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而且磨墨这样的事情,也应该是李靖飞的事情,可李佳翠坚持,这让他颇为无奈,也就有着李佳翠去了。
李佳翠和李靖飞两姐弟,最大的变化还是身体。
能够吃饱饭,能够安心歇息,两人的身上开始长肉,几乎隔几天就会出现变化,八月底的一天,吴帆徽看着已经穿上厚衣服的李佳翠,总是感觉到有些变化,后来才发现,原来李佳翠胖了不少,身体不再那么单薄。
李靖飞的年纪不大,情绪的恢复要快很多,到了八月底,已经变得活泼很多,话语也多起来,也许是遭受过磨难,嘴巴很甜。
李佳翠对李靖飞的疼爱,让吴帆徽都叹为观止,不过十一岁的女孩子,时刻都记挂弟弟,吃饭之前总是要嘱托一番,夜间睡觉之前,也要特别观察,好几次吴帆徽都看见,戌时三刻李佳翠从李靖飞的房间出来。
这让吴帆徽对李佳翠的印象不一般,他总是觉得这个女孩子,绝非寻常人家的孩子,近二十天的时间过去,李佳翠的表现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有时候透露出来的气质,明显强于吴明丽和吴明芳的,不过李佳翠若是官宦人家的姑娘,怎么可能流落到人市去。
时间转眼到了九月。
八月底的时候,气候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秋季节,气温明显下降,吴帆徽早就穿上薄棉衣了,早上和夜间的时候,穿着薄棉衣都感觉到冷。
距离院试只有三天时间,吴帆徽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本,他要放松头脑。
本次的院试,吴帆徽只有竭尽全力了,主考官学道大人,是从京城来的翰林庶吉士,人家怕是不会关心陕西的局势,眼睛里面看到的就是学问,所以那些时政方面的分析,没有多大的作用,还是要从文章上面下功夫。
好在吴帆徽的脑海里面,储备了不少好的文章,尽管这些文章与八股文的格式不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好的文章都是一样,将这些好的文章,改头换面放进八股文里面,同样能够作出一篇好的八股文。
吴帆徽没有参加那些所谓的学识交流,他认为没有多大的意义,他也没有出门去结交所谓的同门,四海楼住宿的,仅仅是他一个参加院试的童生,或许这里的地段不是很好,有钱的童生不会住在这里,没有钱的童生住的地方要次一些。
吴帆徽有着充分的自信,他一定能够通过院试。
“马继刚,孙凯林,李靖飞,走,我们出去转转。”
马继刚看着吴帆徽,很是吃惊。
“公子,后天就是院试了,您不看书吗。”
“不用看书了,文章都在这里,临时抱佛脚没有多大的作用,还不如好好放松。”
吴帆徽指了指脑袋,颇为自信的开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