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二)屋邨巨子-《重生电子帝国》


    第(3/3)页

    “老细,要不我把钱先付了,买两份,然后你把你手里的这份先借我睇下,你总不能让这个顾客在这里干等吧!”张永豪有些无语的说道。

    报刊亭的老板终于对他笑了笑,从手中的一份报纸中抽出其中一张:“这一张的第三、第四版有你要看的内容!”

    张永豪接过来一看,果然是他最关心的东方电子的内容。他这会也不急了:“听说小李生的老豆在这附近的制衣厂打过工?”

    “喏,那一栋楼的第八层的永明制衣厂!”老板用手指了指旁边不远处得以栋工业大厦说道。

    “你认识小李生的老豆?”张永豪好奇的问道。

    “不认识,这附近这么多工业大厦,工人得有上万,我怎么可能认得过来!”老板笑了笑,“今早已经来了好几拨记者了,都是往那栋楼去的。有一个记者到我这里来买水,说小李生的老豆之前就在那里上班,是个搬运工。小李生办了东方电子公司开始发达后,他老豆就辞职了,现在已经住上半山的独栋豪宅享受清福了!”

    报亭老板的话语中带着浓浓的羡慕,心里感叹自己怎么就生不出这么好的儿子。这时分发协会的送报车刚好到了,车上的工人爽利的扔下一累捆好的报纸!

    “王老细,你要的货!”

    “谢了,喝口水,歇会儿先?”

    “没工夫,还有一车货要送呢,都是和你一样,加急要《信报》的!”

    “卖的这么火?”

    “你这里卖得好,别的地方自然肯定也卖的好啊!今天全香港的《信报》都卖疯了,他们报社的印刷机从凌晨开工到现在就没停过,已经卖出三十万份了,货还很吃紧!”

    送报车稍作停留,立刻赶往下一个报摊,留下目瞪口呆的报摊老板。他做这一行的,对香港各份报纸的销量自然了如指掌。港九几十份报纸中,销量第一的当属是《东方日报》,日销量在三十万份左右,昨天据说更是卖出了四十二万份。他自己的报摊最好卖的报纸也是《东方日报》。

    而《信报》是一份严谨的财经类报纸,发行量就要小许多,日销量在七八万份左右。他的报摊周边上工的都是小市民,很少会有人买这样的严肃报纸。但今天确是反常了,平时每天只能卖出五六份的《信报》,从早上刚上架就被路过的人抢光。然后不断有人特地来询问要买《信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打电话要求加货了。

    夜幕开始笼罩香港,信报报社依旧灯火通明,此刻行销部主管看着刚刚汇总到手中的销售数据,强压住内心的激动。什么叫洛阳纸贵!四十万份,这是《信报》创办以来,开天辟地的历史性销量,已经达到了平时发行量的五倍!

    ...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