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去炸鱼吃-《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1939年12月15日。海拉尔。
海拉尔河上,河水早就封冻了。
冬季,河水因为流动,加上不断的补充地下水,补充热量,河水封动很慢。相反,湖水水深,封冻反而很快,如果没有大风,很快就能完全封冻。因为湖水不流动,冰层比河流的冰层厚很多。如果湖面大,封冻的时候刮大风,冰面会很不平坦。
小水泡子的冰面都是平的,东北的儿童在家附近的湖冰上玩耍,有很多花样,很多玩法。
今天,大雪停了,太阳有气无力。天气是严寒,据说有零下三十三度。几天的气温低到了一定程度,空中飘着冰晶,阳光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
这么冷的早晨,有十几个鬼子兵离开了军营,到了河面。一个拿着镐头的,在宽阔处刨个不停。冰很脆,不到两尺厚,一会就冒水了。
另一个鬼子拿出了四个绑在一起的手雷,去了保险环,扔进冰窟窿,几个人迅速奔跑上岸,卧倒。轰隆一声,冰水炸飞,几个鬼子身上都如同淋雨一般。等水落完了,几个人跑回冰面。大大地好!冰面上有东西,鱼!冰窟窿直径五六米大小,水面上飘着的都是碎冰和鱼!
有吃的了!
这十几个鬼子把冰面的鱼搜集起来,鱼出水就冻死了,马上就冻得硬梆梆,石头一般。冰窟窿里的鱼用木棍刺刀挑到冰面上,挣扎一阵就冻死了。
这一次一下子找到了几百斤鱼。
这一天对于海拉尔的日军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他们找到了新的食物来源。
司令部马上就知道了:有渔民出身的日军,想到了在河里抓鱼,大获成功。早晨,一个小部队自己偷偷地炸鱼。河上的爆炸声很快就把其他部队吸引来了。日本最不缺的就是渔民,部队当然如此,都不笨,纷纷前往。
海拉尔日军部队上层大喜,整个部队全部组织起来,积极运作,分派了河段,炸鱼的干活。一时间,河上冰面上炮火连天。
蒙古人不吃鱼,积年累月,河鱼很多。有的湖泊,人赤脚下去,经常有鱼撞你的腿。后代,经济发达了,当地人知道鱼能卖钱,河里湖里的鱼就急剧减少了。
这些鱼让日军过了半个月的舒服日子,半个月后,鱼没有了,就是到上游和下游去,也抓不到。一个手榴弹连一条鱼都炸不出来。
1939年12月25日。海拉尔。
一些日军看到了问题,被逼无奈,决定离开这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