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此,石柳邓也稍稍满意。 但一想到这些时日,福康安、和琳率领大军数次围追堵截,石柳邓又不免心惊肉跳。好在这些险境,都被教主派来的使者一一化解! 站在坡地边缘,举起大明产的望远镜,看向红水河边。只见那里的义民正有条不紊的过河。虽进展缓慢,但秩序井然。 说实话,若不是教主特别交代,他是绝不会带这么多义民的。且就算要带,他也只带年轻力壮的男丁,或是少许壮妇。哪像现在,男女老幼,一个不差。 毕竟这些老弱幼童,不仅不会打仗,还消耗口粮。那体力,也比不上常人。带上他们,行程被拖得极慢。可是使者大人说了,所有愿意跟义军走的义民,都必须带上。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弃他们不顾。 对于使者的话,他不敢不听。毕竟使者传达的是教主的意思,他不敢违背。而且一路上,也多亏了使者的指点,否则他们早被清军围·歼。更何况,教主也说过,多带乡民,可以增加他们的生机。 所以心里再不愿,他也只得答应下来。 微叹了口气,他就走到牛洞坡的东北角。视线里,南北走向的凤凰山脉,高大险峻。连绵成线的山峰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有上百座之多。 其中有的山峰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而有的山峰青石裸露,毫无生机。这是由于桂黔交界地区,多喀斯特地貌,所以很多山是石头山。一旦没了植被的保护,山上仅有的泥土,就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最后裸露出大片青石,变得光秃秃的。 这喀斯特的名词,也是使者大人给他普及的。并将其形成原理,分布特点,都一一说给他听。让他又是好一阵佩服。同时也让他对大明的构想,又清晰了几分。 观察了许久,他都没见到清军的身影,顿时有些奇怪。毕竟这一路行来,清军都紧咬不放。现在他们停在这儿半天了,清军不可能没赶来。 想到这,他心里就升起一阵担忧。生怕清军又使什么出其不意的诡计! 回到营帐,刚想把这消息说给使者大人听。却不想使者大人正和吴八月、吴半生、吴廷举等人围在一起,指着桌上放大版的黔桂地图,探讨着当前形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