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酒闹大雷音寺!-《我的母亲是妖怪贤者》


    第(2/3)页

    类似雨水低落的声音响起!

    那洁白无瑕的白玉地砖立即被几滴鲜红的液体所染红。

    而在普贤菩萨的脸上,一滴滴鼻血正不停的从那手掌缝隙中渗出,低落。

    显然,八云寺一脚把人家踹的流鼻血了。

    众菩萨:“……”

    普贤:“(╯°口°)╯︵┻━┻!!”

    一回、两回、接连三回下来,普贤也不敢托大了。

    再一再二不可再三,一次是幸运,二次是偶然,第三次就是有问题了啊!

    普贤当即朝周遭的众菩萨喊道。

    “撤小紫歌本没水!一齐杀!”

    (这小子根本没睡,一起上!)

    虽说普贤说这话时鼻音很重,但周遭的菩萨们终究还是明白了他的话。

    随即纷纷拿出自身的法宝,袭向了八云寺。

    两三个菩萨拿着法器便往八云寺刺去,八云寺一个鲤鱼打挺!

    妖力顿时爆!

    只一瞬间,他们便被八云寺一脚踹飞!

    而鲤鱼打挺后,八云寺也不再睡在地上了。

    他站在地面上,眼神虽然盯着周遭的诸位菩萨,但却十分迷离。

    双脚虚浮,站都站不稳!时不时还出现右脚踩左脚的事情。

    而站不稳,上半身自然是摇摇晃晃的……且除此之外,身上还时不时的散着一阵酒气!

    知晓情况的人或许都清楚了。

    八云寺的这个招式,这种武学便是——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汉动作的一种汉族传统拳术。

    这种拳打起来,很象是醉汉酒后跌跌撞撞,摇摇摆摆,但实际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严格的武术手法、步法、身法等组成的套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性。

    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即玉环醉步,鸳鸯脚)、“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名称。

    醉拳根据其不同名称而组成不同形象、不同内容的套路,但都离不开醉形醉态的特点。醉拳由于其内容多跌扑滚翻动作,故又被认为是“地趟拳”的一种。

    是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拳作为其中之一的精华流传了下来。

    而八云寺便是和红美铃学的醉拳。

    只可惜,现在还是周朝!

    人族还在修道,只有道术,还没有‘武术’的出现!

    没有见过武术的菩萨们自然是吃了亏,被八云寺玩弄在鼓掌之间。

    而在见到八云寺又踹飞掉三名菩萨之后,那些个菩萨便彻底坐不住了,一窝蜂的哄上前去,袭向八云寺!

    一拳袭来,八云寺侧身一躲,带着拉人灌酒的姿态反手一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