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荣医》


    第(2/3)页

    宋熠这里中了状元,他虽然没有要回乡的意思,但于情于理,于宗法于道德,他都是应该要传信回青山村,与父老相邻同喜。甚至更进一步,请求他们帮忙告祭祖宗的。

    状元圣旨下来后,宋熠也确实是着人往老家送了信。

    这是状元的报喜信,各大驿站都要开方便之门。宋熠又寄了一百两银子回去,可用做修路修祠堂等,也是表示自己功成名就了,依然不忘根本之意。

    说起这些事情,宋熠道:“便是没有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如今不同往昔,我也早该设想到……”

    设想到什么呢?

    往常,宋熠虽然一步步在前行,可秀才也好,举人也好,都只能算是走在科举路上。

    他每多考中一回,就多增加一些资本,被他压服过的宋老爷子与余氏等人就会更怕他。

    然而这个“怕”,却又应该是有限度的。

    当可能得到的利益,过了当初的心有余悸,如余氏这等人,她能不蠢蠢欲动?

    宋熠一叹道:“虽已分家,毕竟同根同枝,若是为五郎,只怕即便是老爷子,也未必不会再多破例几回。”

    宋五郎也是读书人!

    今年开春,宋熠这边考中了状元,宋五郎则也参加了县试。

    县试他已经过了,自此也算是真正踏上了举业一途。

    自周以来,华夏国情,尤其讲究宗族传承。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论内里关系实质如何,在世人眼里,宋五郎就是宋熠的亲兄弟!

    一个人,如果心冷到不认宗族,不理兄弟的程度,哪怕他学问再好,只怕也要被世人质疑人品。

    官场上,同僚能不忌惮他?上司能不厌恶他?

    放到宋熠身上来考量,他要是真冷到这种程度,只怕不用旁人攻击,就是原先表现得非常欣赏他的昌平帝,也要因此而对他生出不好的想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