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冠盖满京华-《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


    第(2/3)页

    李志常道:“若是不厉害点,我只怕妃暄进步太快迟早要赶上我。”

    师妃暄淡淡道:“妃暄所求无非是天道而已,对于及不及得上李兄,并不在意。”

    李志常笑道:“释迦摩尼说诸相非相,见空不空,妃暄说不在意,那一定是在意的。”说罢,李志常以师妃暄亦无法分清的速度赫然间进入天王殿,前面不远处便是当今佛门资历最老、名气最大的四大圣僧。

    首先开口便是禅宗四祖道信,他一派悠然自得的形象,见到李志常欣然道:“是造化之神奇才生出李道友这般人物,能在见如来老秃之前,能和李道友论道,当真不虚此生也。”

    李志常落目在道信身上,此僧百岁高龄过外,白眉长垂过耳,雪白的长须垂盖隆~起的肚腹。但定睛细看,两目固是神光电射,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光秃的头顶,更反映明月的色光。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

    道信虽然在四僧排名最末,但禅宗将会发扬光大,成为佛门一时领袖,而且禅宗超迈前人、兼收并蓄的思想,意味悠长,即便李志常对于禅宗的理论也十分重视。他终于见到这在后世都得享大名的高僧,心中无惊无喜,缓缓道:“道信大师言语一派天真情趣,足间禅心盎然,既然领悟了自然的妙旨,又何必来趟这浑水。”

    在一旁的智慧大师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今世态浑浊,为不重演一次南北对峙的局面,今天也只得委屈李道友随我们回山修行一段时间。”

    李志常哂笑道:“既然为避免南北对峙,四位大师何不助我一臂之力统一天下。”

    帝心尊者木然道:“大道之争不在口舌,李道友最是明白这点,咱们言语交锋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嘉祥大师道:“善。”

    四人同喧佛号,亦将各自功力连成一个整体,每位老僧都有两个甲子的修为,四人联合起来,足足有八个甲子的功力,一旦这些功力往一个人身上招呼过去,即便是邪帝向雨田也得避其锋芒。

    即便李志常自负明玉功冠绝当世,也不会任由四个老秃凝聚功力,于是率先出手。他一步后退,如蓄满气势的大弓,无常剑脱鞘而出,不留半分余力,大殿之中仿佛有无形气浪,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一般的剑气,轰然间便向四僧攻去。

    首当其冲的便是三论宗嘉祥大师,他在四僧中年纪最小,可是功力却最高,亦是四大圣僧之首。以李志常如今功力,换作其他非宗师级高手,只怕面对这长江大河一般的剑气,早就心生绝望,连手都不敢动。不过嘉祥大师不愧为佛门领袖,等到剑气将要及体时,才伸出枯瘦的右手,大拇指轻轻朝着前面一按,仿佛截断长河,令李志常的剑气突然一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