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严峻的形势(求订阅)-《三国开超市》


    第(2/3)页

    扬州共和国不但成立了苏州突击步火枪场,年产18万把火枪,还建造了福建造船厂,主要生产军民两用船只军舰等,成为整个中华大地只此一家。

    孙策早已退出了在东南的统治,现如今仅仅占有南海郡与脚趾等地,成立了岭南共和国对外出口主要以茶叶、瓷器等为主,贸易占有率较低,很难实行大发展战略。

    冀州共和国成为唯一一个止步不前的国度,袁绍除了占领北部的一部分草原外,几乎没什么进展,工业方面主要依丝织业为主,冶炼为主,主要从其他势力进口,很难维持庞大的军备,冀州火枪场建造倒是满足了一部分军中的需求,但是产量每年只有3万把,射程也只有300米,与其他两个强人想比,差的太远。

    益州共和国发展经济方面缺少有效的出海口,因此主要由出口铁矿、煤矿以及冶炼开采金矿为主,生丝也有产量,倒是只能满足内需。

    淮南共和国,周瑜不断地攻击,势力范围跨过了长江,抵达九江郡附近,合肥的机械制造,突火枪产量飞增,年产量为15万把突火枪,射程为600米,遥遥领先于其他诸侯。

    另外淮南共和国境内生丝产量增加巨量,但是纺织业发展确实不尽人意,因为淮南共和国主要通过来回倒动一些东西赚取差价,不愿意开办工厂。

    辽东共和国公孙家族主要出口煤矿、铁矿为主,对外贸易因为靠近高句丽、夫余等地,边境贸易激增。

    大汉帝国不容乐观,进口量激增,因为私人开办工厂的热情高涨,使得内部大量的棉纺业、纺织等工厂林立,加上李家的机车制造,邹氏的炼铁与机械制造的发展,大量从东南进口生丝,茶叶。从淮南共和国进口铁矿、铜矿以及煤矿,导致大汉帝国贸易量呈现赤字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大汉帝国在各地开办的银行来看,大汉帝国国内主要依存款居多,而其他国家的首都来看,主要依贷款居多。

    也就是说大汉帝国在用自身来维持着各个共和国的发展,带来仅仅是微薄的利益,大部分被诸侯国的资本家巨额抽走,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如今的金本位带来了一点坏处在急剧增加,那就是膨胀的问题,因为柳风开动的印钞机不断地印制纸币,购买各个共和国的原材料及其矿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各个共和国通过出口大量收取大汉帝国的纸币,然后通过大汉帝国在他们国内开办的银行用这些赚取的纸币从大汉帝国兑换金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