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再遇水战(二)-《明末英雄》
第(2/3)页
被烟阵包围起来的船阵还算在敌大船船队来袭之前腾出数十米左右的能见范围,当烟雾中的突然出现在五十步外距离上的时候,迎接迅猛而来的敌船的是早已填装好弹药的链弹。链弹几乎是在单兵火器的射击距离上瞄着敌帆的下部略靠上几个身位的位置发射。四十多枚九斤弹青铜炮发射的链弹一下就将二三十艘涌上来的的敌大船上的桅杆打断。
但这并不能阻止有着更多人力也依然有着上百艘船依靠惯性而来、规模庞大之敌的冲击。
不少火罐火砖从敌船上扔了过来。不得不说:虽然在炮战武器配备上明军水师极其垃圾,但在实在搞不出优良枪炮的前提下,这些“旁门火器”在近接水战中还是多少能够在其拥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可火罐也好还是火弩手也好,因为此时代的东方水师并没有“海军是技术兵种,需要集中配置资源”的意识,配备的还是太少了。在极近的距离上即便是有远比小船更厚的船舷掩护还是遭到了包括青铜炮发射的散弹在内的各船铳炮箭弹火力的连击。
发现跳棒作战根本不可行,又接连有大船在射程极斤威力却极大发射几百磅弹丸臼炮的轰击下沉没的时候。阵后旗船附近的不少战船都开始打了退堂鼓。
无法迎着猛烈的近战火力展开近距战斗,意味着要承受接连不断的火炮霰弹轰击乃至沉稳而精确的箭支打击。
数分钟僵持时间内,张海等人所率领的二三十艘大船上四十多门火炮发射的几百发炮弹再次轰击之下,已经承受了巨大损失的敌船早已崩溃动摇起来。
同陆战不一样,以前的陆战每当张海等人在正面击败数量庞大的敌人后,残敌撤退的速度远远超过进攻的速度,撤退中队形之分散远远比进攻的时候更难打。
可在不少船人员伤亡严重甚至桅杆都被打断的情况下,又是在这缺风的内湖之上,面对拥有长程火力的张家新军船队,有效的逃跑却成了一件难事儿。
猛烈而连续不断的打击之下来袭的敌船大多选择了投降。
由于担心残敌的反扑,张海不敢让战士大规模的轻易的登船,只得挑选出一些懂官话与南方话的人在火力威胁的配合下展开劝降。当敌人打算投降后,就让一名辎兵战士带着几十个在洛水湖被俘的官兵上船负责搜索残敌。
除了被击沉击毁的几十艘敌船外,还有逃跑的二三十艘敌船,被俘获的敌七八十艘大船上还真发生了个别贼心不死的事件。只要在一艘船上发生了异状,张海等人宁可少俘获一艘船也选择以臼炮的射击乃至纵火来击沉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