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庆隆七年-《江南春》


    第(3/3)页

    尤其让朝中官员十分欣慰的是,大庆朝的百姓们都是十分支持这次战争,新兵招募十分顺利,许多商人士绅也是捐钱捐物,十分踊跃积极,透着一种春天里蓬勃向上的热烈劲儿。

    这让庆隆帝十分欣慰,精神勃发,踌躇满志,却内宫留宿的次数,也多了些。美人如花,总是赏心悦目的。

    因而当礼部有官员上奏说当选拨秀女充盈内宫的时候,庆隆帝愣了愣之后,就问道:“……是否开销庞大,靡费人财?”

    他这般问,明显就告诉大家,他对这个提议心动了。

    当即就有那脑子灵活的大臣出来附议。更有那聪明的,立即就给出了折中的方案:“……只在京中择品貌双全之女,进行小选,并不靡费。内宫空虚,于国不利。”

    庆隆帝登基八年,也只在登基的次年纳了四个小户之家的女儿进宫。到如今,整个内宫,也就一后三妃并两个小小的贵人。实在太少了些。

    美人儿再美,也是开了许多年的花,看的厌烦了,也开始慢慢凋谢,不再娇柔艳丽了。

    这个方案立即就让大半个朝廷之人出言附议。而不肯附议赞同的,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话——

    皇上有意充盈内宫,这可是大好的机会。虽然现在在打着仗,但大庆朝堂上下,可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大庆会打不下大金。江南富足,国库充盈,又仅仅是小选,费不了几个银子,为什么要拦着自认为有娇女想要那泼天富贵的人家。

    于是,庆隆七年的玉兰宴,临时被礼部和内务府征用,改成了百花宴。散出了百张百花帖,遍及了京城几乎所以六品以上权贵人家十三岁以上的姑娘家。

    京城沈府,沈三老爷家,接到了两张百花帖。一张是沈柔冰的,一张是沈柔澜的。

    沈柔冰就在一个月前,定下了亲,正准备婚事。

    夫家出身江南士绅之家,姓齐,人在督察院任御史,品行端方,颇有前程……却是有一点,这位齐御史是续娶,原配虽未留下子嗣,但人却比沈柔冰大许多,今年已经二十七了。

    也就是说,沈柔冰嫁过去是填房。(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