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万恶的争斗-《天神荒芜》


    第(2/3)页

    凌缙望着宦官高高的帽子下,脸色漆黑,看不清究竟是宫中哪位传旨人。可他看这架势,也不像冒牌货。毕竟那手中的圣旨和一布帘包裹的某物,像极了父王座驾上的门帘。

    隐藏着暗纹龙线,这是皇太后骊姬亲自纺织的布匹,天下间无人能仿造——因无人知粗布中的奥秘,可在月光和烛光中,便见分晓。

    宦官阴阳怪气的将圣旨丢在案几上,淡淡道:“少主自己看吧,奴才也不敢宣诏。”

    凌缙愁眉紧锁,淡淡道:“两位使臣辛苦了,让孟大将军安排住处,明日再看。今儿是中秋月圆,不知皇祖母有何东西交于孙儿?”

    宦官不明凌缙所言,看了看另一宦官手中的泰阿剑,淡然道:“这是战皇临走前让送给你的。”

    另一宦官忙双手捧着泰阿剑,跪在地上,高举过头,等凌缙前来接剑。

    凌缙从帅座起身,他已隐隐感觉到那是父王的佩剑。其上的杀伐之气仿佛经过了某种仪式的洗涤,让人神往。他立马如同宦官一般,走上前跪地,双手接过泰阿剑——尽管手握的是皇祖母纺织的粗布,却难掩泰阿剑的千斤之重。

    宦官闭住呼吸,忙站起身,和另一宦官退出了帐篷。

    “把这帐篷围起来!”

    悉悉索索!

    无数脚步声全部齐聚帅帐,里三层外三层将此围得水泄不通。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可诏书已来,佩剑也至,更有和氏璧这方玉玺在宦官手中,孟家军又怎可不听令行事。

    太子凌缙和将军孟子文同生共死!

    赐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何况劳苦功高无人知。

    宫中之人只看结果,并不知道民间疾苦和边境为难?

    孟子文不甘,孟家军众将士不服,凌缙却高举泰阿剑跪在帐中一动不动,如同雕塑。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同时他不知晓凌战皇的用意如何?

    孟子文被禁足帐中,突然一宦官走了进来,道:“大将军,你去劝劝凌缙太子,让他快点自裁,才能保住孟家军几十万人的性命。否则在此的所有人,今夜都必死!包括你我。”

    孟子文眼中倔强,恨不得一掌劈死前来的宦官。他认识他,知晓他是卓文军的人。而另一人则是楚天的贴身公公。

    今夜,必须得死人吗?

    若杀了这两宦官,几十万孟家军该如何生存?

    楚天卓文军的党羽绝不会放过这几十万人的家眷。位极人臣,谁不是手染万千鲜血。可为何偏偏要拿有军功德人开刀?为了立军威?为了建立新政权?

    不,孟子文,你要冷静。

    孟子文心中不断挣扎,劝慰着自己。

    “大将军,对不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