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效忠-《征伐四海》


    第(2/3)页

    刘师爷相信了关于杨麟靠山的传闻,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好言提醒道:“启禀大人,你有所不知,在广东省这个地方,单单只是一品大员,就有三个,权势毫不逊色京中的王爷权贵。他们之中,有的更是直接听从于皇上,任何部门都管不了,奈何不了他们。”

    立时之间,杨麟露出的讶然神色,也听出了对方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广州的这三名一品大员,权势毫不下于当今罪的权势的和珅,三人之中,有人可以直接向皇帝禀报,递折子。

    不禁的,杨麟的表情凝重起来,适时地说道:“刘师爷,起来吧,坐着说。”

    刘渤启的内心躁动起来,从桌案前年轻大人现在的表现,知道自己的一番言语起到了作用,引起了对方的重视和兴趣。

    片刻之后,刘师爷刚一坐好,杨麟缓缓说道:“刘师爷,你说的是不是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以及粤海关署的监督,他们三位大人?不过,你说的特殊之人,又是何人?”

    “大人英明,正是他们三人。其中的特殊之人,正是粤海关署的监督大人。”

    “喔~据我所知,粤海关署是不插手地方的行政和防卫的,咱们的监督大人怎么会比这两个大权在握,管理一方行政和军队的总督、巡抚还要特殊?”

    “启禀大人,是这样的,与其他两位大员不同的是,咱们的这位监督大人是皇上亲自为人的,不归六部、军机处和御书房管,直接听命于皇上,只对一人负责。”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粤海关署下辖的广东十三行,每年上缴的课税,基本占了朝廷的一半收入。一旦出现财政紧张的情况,大部分都是从广州的这些商人身上筹集。”

    “所以,咱们监督大人在圣上那里的话语格外受重视,只要有请示,基本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答复。”

    “大人,你应该知道,乾隆年间,朝廷实行了多缴纳税银,相应的商人可以获得一定品级的官衔,不过没有什么权利。过段时间,大人你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三品到五品的官员,对你行下官之礼,属于你的管辖。”

    这些杨麟当然知道,乾隆时期,清廷为了筹措军费,实行捐银赐官的制度,实际上就是官方公开买官鬻爵,敛财而已。

    不过,身处于这个清朝年代,杨麟觉得,乾隆之所以实施捐银赐官政策,无非就是打击汉人官员在朝中的地位。买官之人的增加,不仅大大降低了汉官整体的素质和团结性,还拓宽了他乾隆的财源之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