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巾帼英雄(16)-《华夏之剑》
第(3/3)页
胡旻接过代表最高指挥权的陨铁宝剑,下令第七师逐殿逐室搜索,将宫内人员分类集中与武德殿前,包括李渊。派白狼队沿着血迹追杀那个逃跑之人,从种种迹象表明这几个人潜伏与武德殿后殿不是一时半会,而是足足一夜,甚至有可能劫持了李渊,逃跑的那人应该是腿上受了伤。胡旻将警卫团全部布置与武德殿,禁止任何人打扰。同时在密事司协助下将长安城内的官员全部抓到了武德殿前跪着,在重兵压境之下,李渊也不得不跪与武德殿前,心中也在默默祈祷,李淑宁不要出状况。战狼队在搜索武德殿后殿寝宫时现了一条密道,直通武安宫。胡旻又派人手搜索武安宫,将整个武安宫翻了个底朝天,也未找到除黄门和宫女外的其他人。在几乎杀光了黄门后,从一名宾妃的口中得知,李世民夜间曾于此进过武德殿,一支突厥人也曾驻守于此。之前不久李世民从密道中出来,带着突厥人向西北疾驰而去,胡旻派了第四军直属侦查营沿着踪迹追寻李世民。
胡旻握着陨铁宝剑坐在台阶上看着跪着的李渊和大唐官员,朗声说道:“大唐皇帝,如果我家皇后稍有些差池,旻第一个不会放过尔等”,说着握紧了宝剑,指着李渊,接着说道:“大唐皇帝,旻来问你,秦王是不是自昨夜即入寝宫?若有半句虚言,我华夏人不在乎杀了一个中原皇帝。这种事我们也没少干,谅国、羌秦、魏国、燕国皇帝,某等都曾杀过。若不想感知凌迟割肉的滋味,最好如实招来,哦,对了,赫连勃勃父子就是被凌迟处死,好像在中原的史书上未曾提及”。
“回将军的话,世民却与昨晚与朕寝宫之内,挟持朕,数度欲刺杀淑宁,皆被朕拦阻下来。请将军明察”。
胡旻面无表情的接着问道:“长安城内何处可通览全城?”
“回将军,位于永乐坊的六安寺内的八角塔”,一名官员回答道。
“你可以起身了,旁边候着。来人传令十一师兵围六安寺,一只苍蝇也不能放过”。“诺!”身后的传令官,领命下去传令。
等十一师包围六安寺后,才注意到那座八角塔,确实很不起眼,等羽林军冲进寺内,进入塔中,现不久前却有人再此驻扎过。顶层还留有数十面各色旗帜和八盏铜制油灯,从各扇窗户向外望,确实能看到太极宫、朱雀大街,及长安城内各处要地。重要的地方都没有建筑物遮挡,可以一览无余,尤其是太极宫。有遮挡的地方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官坊,设计此塔之人,绝对是一位深通军事地形的高人。
武德殿里的手术还在紧张的进行,这次欧阳轩确实有些头疼,羽箭正好从左侧颈动脉前缘穿过甲状腺、气管在从另一侧的颈颌下穿出,稍有不慎即会伤及甲状腺、迷走神经。手术从早上一直到中午才结束,从手术帐篷出来,欧阳轩眼睛有些胀,一夜未睡,再加上又精神高度集中了一上午,确实感到了一丝疲倦。靠在廊柱上小憩了一会儿,侍卫和各级将领没有打扰欧阳轩,自动围城一圈,胡旻紧握着宝剑,站在旁边,他现在可不敢乱动。有了这把剑就可以号令华夏军队,也可以成为华夏的皇帝,他感觉抱着一个千斤巨石。若是因为自己原因造成了差错,胡旻不会原谅自己。睡了足足一小时,欧阳轩才悠悠醒转,在侍卫服侍下换好衣服,接过宝剑挂到腰带上。吃饭的同时和胡旻询问了长安现在情况,“陛下如今长安城已然平定,正实是宵禁。周边不臣唐军尽皆灭之,唐皇下了诏,安抚了其他未与秦王起事的将士……”。
“你说唐皇还在殿外跪着?”。“是的陛下,属下着令让朝臣和唐皇跪与门前。若皇后有闪失,属下当是不饶”。
欧阳轩笑着拍了拍胡旻的肩膀,“不愧是朕的兄弟,好,做得非常好,再让他们跪一个时辰。皇后醒了,就罢了,不醒,就将他们都杀了。顺带将朕的话告知外面众人”。“诺!”
其实欧阳轩心里有数,手术虽然复杂精细,但已然无大碍,现在已经醒转,逐渐恢复了意识。晚间回到京都再好好调理,不出半月,即可恢复如初。“陛下,受伤的刺客以抓到,秦王跑了。刺客共计七人,皆为东瀛人士,善于藏影遁形。为秦王指派,以接收遣唐使为约”。
“嗯,知道了。传朕令近日起华夏国严禁东瀛人靠岸,强行靠岸者杀。有违此令者杀”。欧阳轩很了解这些东瀛人想要干什么,欧阳轩也曾想过将东瀛四岛列入华夏版图,但那里现在地震火山频,较之宋州和麻州尤甚,现在实在不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地方,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在杜力巴人帮助下,改造了华夏国内的6地数座火山和海底火山,充分利用其热能和岩浆资源……傍晚时分,欧阳轩带着李淑宁回到山庄,留下胡旻全权负责长安之事,将羽林第二军和第四军留在长安驻守,如遇特殊情况可杀了李渊,立李建成为帝。
一时间李淑宁力挽狂澜挽救大唐危机的事迹传遍关中大地,尤其是力战尉迟恭的事迹,被百姓演绎得神乎其神,一个巾帼英雄的传说传遍大唐,传遍华夏,成为丝路上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整整延续了千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