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血脉武者-《神武踏天》


    第(2/3)页

      “正是,血脉相连,骨肉同生!”太祖含笑点头,随即他伸出了另一只手掌,在易杨灼灼目光之下探近了他的手臂,竟是一言不发的在他臂膀上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嘶!

      太祖突兀的动作让得易杨眼中闪掠过一道异色,忍不住的痛嘶了一口冷气。不过见得太祖并无恶意的慈祥眼神之时,他却又是很快安稳了下来。

      果然!

      在那伤口被划开之际,鲜血涓涓流溢之时,却见太祖并指在他掌心上一划,那股粘稠的血脉之力突兀的化作一柄血箭迸射进了易杨的伤口之中。

      血脉之力进入伤口,豁然间易杨便是骇然发现,那股血脉之力竟是毫不排斥的融入进了他的血肉之中,随即散发出一股温和舒适的力量,促使着他的伤口迅速愈合。

      须臾间,易杨臂膀上那道足有尺长的的伤口彻底愈合,深可见骨的伤口完好无损,肌肤间一片光泽,晶莹如玉,仿佛从未受伤一样。

      见此一幕,易杨不禁瞪大了眼帘啧啧称奇。

      “感觉怎么样?”太祖慈祥的笑问道,让得易杨大为惊奇的点头。

      “怎么会这样?难道同种血脉之间还可以相互疗伤,相互交融吗?”易杨疑惑问道。

      “不错!这正是血脉之间的第二种益处。”太祖点点头笑道,“同种血脉之间有着诸多妙处,血脉之力也是有着令武者远超寻常人的不凡之地。”

      “来,放开心神,且仔细感应你体内的血脉,用心念感受你血脉之中的血脉之魂。也就是我们的易氏的龙魂。”太祖虚手牵引,让得易杨心平气和,依言闭上了双眼,按照太祖的指点感受。

      “用心念感受龙魂,亲近龙魂,你是否感觉到了自己的心灵都在升华?”冥冥间,太祖飘忽的声音在易杨的心田响起,后者依言感应,豁然发现自己虚薄的心念竟是奇异的在凝炼,让得他的灵魂感觉到了一阵轻松闲逸的飘渺感。

      “血脉之力衍生出血脉之魂,这就好比一个武者凝炼出元神一样。当你的心念亲近血脉之魂之时,就如同你的气血交融着血脉之力一样,能够增涨你的灵魂,促使你的心念凝炼,让你的元神壮大。”太祖一一解释,让得易杨心中明悟,使得那种飘渺感愈发的奇妙起来。

      “虽然这种方式增涨的速度并不迅速,但日复一日,却足以令得你的元神和气血强悍于同等境界的武者。并且,随着你的血脉之力愈发雄厚,血脉之魂愈发的实质,好处也就自然愈发的多多。”

      听着太祖的解释,易杨暗自点头,不禁对血脉之力高看了几分,也是深知了自身资质与天赋的不凡。

      武道世界之中,身怀血脉之力的人论及天赋与资质本就是远超寻常人的。可以说,拥有着血脉之力的人修炼起来比之寻常人都要事半功倍。

      “也难怪这世界上能够身怀血脉之力的传承少之又少了!”易杨心头喟叹,哪怕是玄界之中的巅峰霸主势力的族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够苏醒血脉之力的。譬如易家,不少易家直系族人不也是泯为众人么。

      好一会儿之后,易杨从那种奇妙的感觉中退了出来,唏嘘了一口浊气,内心中喜不自禁。从此刻起他才是真切的明白了血脉的不凡,并且冥冥之间感觉到了一种全新的修炼的方式方法。

      蓦然间,让得易杨对登临武道极致的信心又充足了几分。

      “多谢太祖不吝赐教!”易杨躬身叩拜,真心实意的感激这位老祖宗的教导。

      “血脉的好处不凡,往后的日子里你可以自己多做推演,自己去挖掘它的潜力和妙处。唯有那样,才能够让你对血脉真正的融会贯通。否则,老夫若是处处讲解于你,那无异于拔苗助长,对你的成长十分不利。”太祖含笑教导,让得易杨心中万分感动,对这位活化石一样的老祖宗由衷的肃然起敬。

      “易杨明白!”深深的叩拜了一番,易杨沉声回应。

      “去吧,去经历你自身的劫数,去成长吧,太祖等着你再度回归之日。期望,到得那一天,太祖能够真心的以你为骄傲。”太祖轻然一笑,干枯的手掌轻轻的拍了拍易杨的肩膀。“莫负太祖之心,也莫辜负了你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最后一句嘱托,太祖慈祥的笑了笑,随即抽身而退,苍老的身影蓦地隐退而去,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养心殿之中。

      与太祖告别,易杨一番沉息之后便也是离开了养心殿。而就在他走出养心殿大门之时,却是撞见门外正有着一队人群默然静候。

      这队人一共十一人,其中十人都是与易杨年纪相差不大的青年,由一位半百老者领导着,在大殿外静静守候。当见得易杨从养心殿内走出来之时,十一人齐齐弯腰见礼,恭敬的唤着‘圣子’。

      赫然,这些人正是刻意被安排在此等候易杨的。

      看着殿门前恭恭谨谨的十一人,易杨蹙眉略一沉思便是明白了过来,随即一声苦笑,看来这些老家伙没一个不是妖精,连得他的来意都是已经摸得如此准确。

      无疑,易杨此番进入藏龙界正是为了向太祖借人的!

      目光一一扫过十一人,当先端详了那位半百老者一眼,便是认出了这位老者乃是易家的一位执事。在易杨初来乍到,登临龙纹阶梯入殿之时曾有见过,这老者当时正坐在大殿之中。

      不过,老者的地位在其中并不高,因此位置确实紧挨着大门口,坐落在大殿最外围。

      而在老者身后的十位青年却是一个个皆是不凡,风貌俊逸,玉面神光,气息雄浑强横。易杨略一感应,便是赫然发现,这些青年的实力最低的都是先元境,大势之力也都是感悟到了凝势阶段,可说个个都比他要强上几分。

      目光一一扫过十位青年,愕然发现,其中两人竟是与他稍稍有些熟悉。赫然正是他初来之时遇见的那两位值守青年——易宽,易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