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子贡救赎奴隶不领取赏金的消息传开之后,人们一方面自然而然对于子贡的高尚的人格大加赞赏,而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救赎了奴隶,却还是去领取补偿的鲁国人,却并没有像是之前那么尊敬的,甚至会有人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行为也不够高尚,他们就应该像是子贡那样,哪怕是自己出钱,也应该要赎回奴隶,赎回奴隶之后,也不应该向鲁王索取补偿……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人都是需要对比才能体现出“优劣”的。 子贡的行为自然是高尚的,那么和子贡的行为对比起来,那些赎回了奴隶之后,却又索取补偿的鲁人,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高尚了…… 高尚和不高尚,很多时候也只是相对的概念而已! 有了对比之后,高尚和不高尚似乎也就变得泾渭分明起来了…… 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实际的结果,就是使得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去救赎那些自己的同胞了! 道理很简单…… 利人利己的事情,总是不管什么人都愿意去做的,而损人利己的时候,也总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愿意去做的,但是损己利人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多人的人愿意去做了! 在子贡做这件事情之前,鲁王的政策无疑是一种利人利己的事情,救赎自己的同胞自然是一件利人好事,而不需要自己花钱,就可以得到名声,自然也是一件利己的事情,对于鲁王来说,尽管付出的金钱,但是却可以收获声望,同样也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于是,这件事情自然就可以在短时间里扩散开来,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 然而,子贡的行为,却拔高了所谓道德的标准,于是就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利人利己的事情,变成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情…… 要么损失钱财得到赞扬,要么救了人最好还要被人鄙视,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不愿意去做原本的好事了…… 因为,做了好事还要让自己承受损失的话,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样的好事可以说是不做也罢…… 而对于鲁王来说,原本是一件可以让自己获得大量声望的好事,被子贡这么一破坏,自己所得的声望也会被分掉许多,也可以说变得有些吃力不讨好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子贡的行为本身,固然是善意的,但是这种善意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却又是非常非常恶劣的…… ———————————————————————————————————————————————————————————————————————————————————————————————————————————————————————————————————————————————————————————————————————————————————————————————————————————————————————————————————————————————————————————————————————————————————————————————————————————— 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事情,或许最初的时候都是出于善意的目的,但是结果却并不一定就是善意的…… 就像是拾金不昧的道德水平,绝大多数人是达不到的,而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一味的鼓吹这种道德水平,其实反而是一种反人道也反人性的行为…… 道德水平这种东西,永远是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提高的,在物质生活没有丰富在一定的高度之前,就鼓吹过物质生活水平的道德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理念…… 相比起拾金不昧来说,拾取到钱包的人,有资格向失主索取一部分的费用作为拾取钱包的酬劳,这样的制度,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更加符合实际的,而这样的行为,也才是更加的利己利人的行为…… 毕竟,丢失钱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失主自己的错误,没有人会不需要为自己的错误去买单…… 同样的道理,捡到钱包的人,寻找失主的过程,其实同样也要花费他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一定的补偿,其实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