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班昭出嫁-《定远侯班超》


    第(3/3)页

    曹世叔闻言大喜,就差叩头大谢了。他擦一把额上的汗,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身后的小厮赶紧提过来一彩袋钱,沉甸甸的,怕是足有万钱。

    新人不难为新郎,让等着看热闹的众宾客俱感到失望,班超更是恨得牙痒痒,心里暗恨道,“兄长不为难同党也就罢了,汝这还未过门呢,脚便也站到人家一边了!”

    接了泪涟涟的新人,曹世叔风风光光地告别樊儇等长辈,迎亲的队伍开始启程。倒是班家的嫁妆,让众宾客与五陵原上的乡亲们都大为震惊。

    文章世家嫁女,嫁妆竟然是几车书简,在儒学昌盛的东汉初年,成为五陵原的一段佳话,更让曹家倍有面子。

    到了曹府,曹大人夫妇亲自带着族中众长辈,将女才子接进新房。曹夫人看着红绸盖头下那娇小玲珑的儿媳,恨不得马上便含在嘴里,问长问短,还亲自守在新房前,不准曹家亲戚闹洞房时有一丝过分的举动。

    曹大人心里高兴,命长子曹世书花大价钱,专门请来西南夷人(注:即今蜀地少数民族)伎戏班子,整整唱了三天大戏,婚礼办得热热闹闹。

    虞四月作为家长,班固、班超作为娘家舅,由啬夫冯垦亲自驾着马车送亲到曹府,小儿冯平也非得跟着凑热闹,几人也受到高规格礼遇。

    但汉人风俗,从古及今,婚礼当日是要闹喜的。

    关中平原的五陵原上,两汉时流行的有“内闹”和“外闹”之分。所谓“内闹”,其实就是闹洞房,折腾新娘。所谓“外闹”,就是闹送亲的娘家舅等人。

    俗话说不闹不喜,不喜不闹,从先秦时开始,五陵原上内闹和外闹通称为闹喜。而闹喜又分文闹和武闹,文闹故名思义就是斗文,主要是经书子集,诸子百家。班超难为曹世叔,便属于文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