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舆论-《边唐》


    第(1/3)页

    “杀人盈野,伏尸百万,岂王师之道。+,马相行事之暴戾,虽武安君白起亦是不如,然武安君终被赐死杜邮,马相其可免乎?”一位文士看着那张巨大的报捷文书,摇头晃脑道。

    “噤声!马相立下灭国之功,虽则杀戮甚多,实是为了汉家百姓。况马相位极人臣,岂是你我可以臧否的?”文士身边一位儒者变了脸色,压低声音道。

    “不过是说说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那文士不以为然,“如今长安城内流言遍地,纵然是此番立下灭国之功,你道马相还能身居高位么?只怕不久之后就得……”

    话未说完,那儒者拉了拉他的衣袖,拉着他便向人群之外走去。都是朋友,虽然他说的不无道理,然而祸从口出,哪能看着他在此乱说。

    一身便装的户部尚书张巡听了两人的话,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把这份彪悍的报捷文书张扬的贴在这里,便是他的主意。在他看来“灭尽回纥,斩首百万”这一句,其实还没有那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更加过分。这样霸道的话,只该出自皇室,你马仁杰一介武将,勒石纪功之时便敢刻上这样的一句话,未免太过分了些。这样的话,也是你说得的?

    他并不怀疑马璘的忠心,事实上他对于马仁杰的忠诚比任何人都有信心,然而在张巡看来,庭州那边不管有事还是无事,便是这些流传的流言,已经让马仁杰无法继续主边碛西了。他这般故意把这份报捷文书誊写出来宣示众人。便是为了把马仁杰放在火上烤。

    武安君白起第二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马仁杰能够知进退。不要恋栈,能够自己放弃碛西主将的位置,早点儿到长安来安生享清福。成为右相大概是不可能了,不过富贵一生还是没问题的。

    报捷文书在长安城内快速的传开,升斗小民们还没什么,士林之中却必然会引起一番大的议论,而这种议论势必会给马仁杰以压力。张巡只希望自己这位恩人能够看清楚形势,早点儿做出正确的决断。

    如今大唐四夷已清。从此之后安享太平就好,名将在开疆拓土时有用,在太平年岁里珠玉蒙尘那是逃不掉的,能够避免兔死狗烹的命运已是不错。

    陛下不是兔死狗烹的人,殿下如今看来更不至于如此,能让自己这位恩人平安回到长安城享福,张巡觉得自己也算是报恩了。

    当然他考虑事情的重点也并非是报恩,而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一个威望极高功劳极大的名将长时间拥兵在外,对于大唐绝对没有好处。相对于报恩,他更看重的还是大节。

    去了龙武军军营的安西密探并非是真正的精锐。真正的精锐都没有在报捷的队伍之中,而是和密探大首领米雪呆在一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