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两百二七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4)-《十国帝王》


    第(2/3)页

    默然无言半响,韩延徽有感而发,“渤海亡国之象,契丹大兴之兆,孰优孰劣何须多言,这场战争,实则从一开始,便已注定了结局。那些妄图螳臂当车之辈,无非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罢了!”

    美姬为耶律阿保机洗完脚,又将其抱在胸前擦拭起来,她们不懂天下大势,也不知何为兴亡,只知道眼前的皇帝便是主宰一切的神灵,在他面前容不得半分差错。

    感受到脚趾传来的柔软触感,耶律阿保机满眼陶醉,他对韩延徽说道:“上京方面朕自有布置,大明安这个竖子还不能挑动大局。眼下紧要之处,是正州恒州泊汋的战局。”

    韩延徽躬身道:“前日里我军在丽城引诱西京援军,却不巧为幽州军识破,被其逃至通水河谷,连日来,双方在通水河谷鏖战不休,但限于地势,却都奈何不了对方。”

    “通水河谷的战局,无非在于谁的援军先至罢了。”耶律阿保机流眼中流露出几分笑意,“在奔袭支援这方面,并没有捷径可言,我大契丹的精骑,又怎会落在幽州军后面去,方才朕得到最新线报,我数万精骑,已经赶至通水河谷,加入战场,而幽州军的援军,却还没见踪影。”

    舒了口气,韩延徽由衷道:“如此,大局已定。”

    耶律阿保机不无得意的点头,道:“确然。”哂笑一声,补充道:“李从璟这小子,倒是能上蹿下跳,能让朕暂缓攻灭渤海的步伐,他足以自傲了!”

    韩延徽没多言,心里想到:李从璟也的确有几分本事,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双方毕竟兵力悬殊太大,先前他还能仗着人少灵活,钻钻空子,但到了决胜的时候,实在翻腾不起什么浪花来。

    ......

    契丹连营数十里灯火通明,与之相对的正州城,除却城头灯影幢幢,城中近乎漆黑一片,城墙上的火光灯影连成一个巨大而单薄的圆圈,圆圈中的黑暗深不见底,如同黑洞。这番景象,与城外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镇守正州的主将,大明邢已经连续多日没有下过城墙,自率领援军从西京来援,战斗持续还不到半月,然而大明邢却不得不向西京再度求援。他是在扶州与契丹交过手的,更能凭借战场局面,预估形势发展。

    从大明邢所在的城头放眼望去,城前两片星海蔓延在视线尽头,汇聚在地平线上。十多万的契丹大军,主力尽在于此,大明邢知道,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抵挡得住耶律阿保机的步伐。

    “通水河谷战局如何?”大明邢沉声问身旁的亲信。

    “还没有消息。”亲信低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