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鹬蚌相争-《三国之霸业徐州》


    第(2/3)页

    诸葛瑾不去管他,只是喊道:“你们莫要再假惺惺的了,赶快走吧!我主公不回来一天,你们就休想进巨野城!”

    张辽见说不通诸葛瑾,只好回去禀告给吕布。吕布也叹了口起,领着兵马往别处驻扎去了。

    话说,当赵云护送着陶应逃到金乡后,在金乡陶应归拢了李典留下的近三千大军,然后又朝昌邑城而去。

    昌邑城依旧是山阳郡最为大的城市,也是山阳郡的首府,也是很少几座没有被战火摧残掉的城池。所以陶应想在昌邑城驻扎下来,然后再召集自己的军马,或者回彭城防御纪灵,或者继续与吕布和曹操斡旋,反正这一次,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永远的选择被动!

    当赵云护送着陶应急匆匆的赶到昌邑城时,此时昌邑城上居然已经挂满了刘备的旗帜,这让陶应百思不得其解!

    陶应想去城下问清楚呢,但是旁边赵云却说道:“大哥,城内有多少兵马我们尚且不知,千万不可再陷陷阱。”

    寒风中,陶应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谁才是这场战争的赢家?是曹操?刘备?吕布?还是青州袁谭亦或是淮南袁术?

    自己被耍在了鼓中,或许这本来就是他们这些诸侯联合一起耍自己的吧!不过这可是一局大棋。

    舍弃了山阳郡首府昌邑,陶应又继续领兵朝西边的梁丘城而去。沿着泗水一直往北走,刚走不到四十里路,突然浩荡的泗水河边出现了一支兵马的踪影。

    陶应站在一处山坡上,远远地望着前方,在云雾遮拦的泗水河边,一支蔓延到树林深处的军马正像满天的蝗虫一般朝自己这边赶来。

    瞧那阵势,那人马至少不下于一万人!

    前进,就是敌我不明的万人相阻,后退就是躲我城池的号称大义天下的刘大耳,陶应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身边的三千人马,都不是精锐部队,如果这时被包围,只有死路一条。

    左右为难之时,似乎那边也发现了这里有军马,于是几匹快马便朝这里飞奔而来。反正逃不掉,陶应反而选择去坦然面对,与其不明不白的就战败了,还不如好好知道,到底这次是谁在背后捣鬼,也让自己输的心服口服。

    前方的探马刚绕过低矮的河岸,便一眼认出了陶应身边穿着战甲的徐州兵马。见到对面几个人依旧身穿徐州的衣服,陶应紧绷的心顿时便松下来了。

    那几人见赵云身边簇拥着一人,看那着装很是像陶应,于是几个人慌忙跑来,离的近了,发现那人果然就是陶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