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 秦王封号的来历-《异殊变》
第(2/3)页
“哈?”墨天泽连忙倾斜着身体,扭转着脑袋,朝着后方看去。由于视线的关系,他并没有看到那只被碾碎的酒杯!
实际上,这堆碎瓷片倒是给后面的护卫们带来一丝紧张感。
“抱歉,我得意忘形了……”墨天泽机械的扭回头来,歉意的说道。
“唉,不就是一只酒杯嘛!”林伍枫看了刘武信一眼,打了一个圆场。
“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啊!”刘武信自认倒霉的笑了笑。
在处理好这个问题以后,林伍枫继续讲述道:“朝堂内外,大家都在忙着大肆宣传靖王的好,而这是我认为齐王与夏侯将军被忽视的原因。
当然,这正是我之前所说的猫腻,更或者说阴谋!
实际上,在这种夸奖的背后,是在间接的暗示着高宗皇帝的昏庸与无能。值得一提的是,民间现在还广泛的流传着,高宗皇帝昏庸无能的这种说法,而这种说法正是起源于那时!
当然,这种消息肯定会传到高宗皇帝的耳朵,而他是本是一个好大喜功而且很爱面子的帝王。
介于靖王战功赫赫,他可以忍受一时,但是如此长久下去,他或多或少会存在着某些想法,只要他还坐在龙椅上的话!”
“嫉妒?”周明博突然发现他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欸,也可以这么说!接下来的事情,这种累积在高宗皇帝心中的不快,最终彻底爆发出来。
在收复蓟北之前,靖王派人回来洛安商议,如何处理七王叛乱。
收复蓟北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在收复蓟北以后,在往北就是七位藩王的领地了。
这其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
实际上,靖王他有自己的打算,而高宗皇帝也有自己的计划。
很不巧,这两个人的想法却是对立的。
高宗皇帝想趁机消灭七位藩王,早点结束这场叛乱,彻底完成削藩计划。
靖王本人不反对武力消灭七位藩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毕竟他英雄出少年,而且他本人也有足够的信心,重新完善戍边任务。
然而那些年,秦北地区的旱情非常严重。靖王率军从安庆城打到蓟北,在这一路上,他亲眼目睹着旱情所造成的惨景。
打仗所消耗的钱粮实在太大,造成的伤亡也不计其数!况且,大家原本都是秦人,有问题也可以通过协商来处理。
那时,七王叛军的主力已经被消灭大半,而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南下了,不会再对帝国构成威胁了!没有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是不可能再次南下的。
那时,靖王的想法是先收复蓟北,然后留下精锐部队驻扎在蓟北,而其他的军旅陆续撤回原本的驻地。
实际上,在靖王率军攻打蓟北之前,叛军方面派遣使者找过他,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场叛乱。
如果彼此双方谈的好,那么皆大欢喜;如果双方谈的不好,那么来年再战。那时靖王才二十出头,他还有很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情。
在这种旱情严重之年,实在不能再继续征战了。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大陆北方的魏国却一直没有动静,这一点实在诡异!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入京面圣的叛军使者还提出一个条件:诛杀高宗皇帝身边的奸佞之臣,已到达清君侧的目的。
其实,高宗皇帝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而这个条件是在指责高宗皇帝,讽刺他削藩有违祖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