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宋轲阅兵-《北宋崛起》
第(2/3)页
“宋大人,如此大功,让洒家眼红!“黄伟是丁佩的嫡系,平日里喜好结交三山五岳人士,所以言谈举止略带江湖口风。
宋轲素来见不得黄伟黑不黑白不白,冷冷回应,“甲兵义勇半日之内宋某调动六百易如反掌,然则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开拔钱、安家费,车马粮需,民夫差役,就要五百贯了,还没算攻防器械,善后修补,汤药救助,这些银子何处着落倒要劳烦黄押司了“
不是宋轲叫苦,实则大宋一朝优待军卒已经形成惯例,真细算下来六百人行军打仗,一日所花费至少三百至四百贯,打败了,伤者自然医治救护,还要支付阵亡者家属慰恤费和丧礼金,打胜了则赏金明目更多,这都还没算上民夫军械等。
这些账目丁佩自然清楚,忙接过话题“宋大人,六百对一百,未免涨贼子士气,二则,冯家庄十万火急,近郊召集人马徒耗时辰,不若先调动城内甲兵一百,义勇一百,先期出发,再派人沿途招募义勇百余人足可以应付大局,如若冯庄抵抗得法,消耗贼子一部,加之里应外合,冯庄可无忧矣!“
宋轲不好当众驳丁配的面子,但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得先把老丁的钱掏出来再说,于是欠身笑道:县尊说的在理,宋某自当遵行,即便调动三百兵勇,开拔前亦需军费三百贯,明日尚需三百贯,若是能得两日军费保证,宋某又何惜拼死一战剿灭了这些逆臣贼子。“
丁佩真是肉疼啊,县库的库银所剩无几,估计这趟军费花出去,就要等秋税收上来再说了。但是钱不花在刀刃上还花在哪里?为了官帽赌一把,于是咬牙说,“宋大人无须担心,本官这就给你手令去县库调拨费用及军需物品,不知宋大人何时可以开拔,又何时可以到达冯庄剿灭贼匪?”
宋轲知道丁佩不会如此大方,关键是自己能否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六百贯不多,如果换算下来,顶多就是击溃山匪,保下冯家庄,要想围剿九头龙,还要损伤不少人,至于进剿二龙山,就别想了,山寨内情况都不清楚,进山也没好结果。
回应道“县尊大人,只要钱粮到手,午后便可开拔,先锋酉时可望赶到,宋某以为今夜应可救援的及,进驻冯庄严防死守,明日一早探得贼匪虚实再作商议”
丁佩知道宋轲在讨价还价,但是这么多人一天下来光吃喝用就要三百贯,如何拖得起啊?苦口婆心劝说
“宋大人,破贼良机转瞬即逝,贵部后勤接应由本县一肩承担,如若获胜,朝廷奏报还须劳烦宋大人附名。”同时把方才写下的手令折叠好交于宋轲。
宋轲心中暗笑,老狐狸,拿不住了吧,既然你拿出底牌,我也只有不客气了,“县尊说哪里话,朝廷奏报岂是宋某指手画脚,我这就去催促诸部集结备战,早一刻出发也是好的,必不负县尊大人一番苦心!”
说完连同胡春一起前往库房交过手令,提出三百贯军费,虽然依照惯例半铜半钞,宋轲还是很满意,有钱有权,自然无往而不利。
兵勇的队列前放着一辆架子车,上面堆满了黄澄澄的铜钱和交钞,甲兵和义勇两百到校阅场集合,全都眼巴巴的望着,另外丁佩也紧急差人征发民夫,粮草、器械都有专人一路路的回禀宋轲面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