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家中有屋又有田-《经典歌王》


    第(2/3)页

    知道此情形,竟派人来暗算,

    把我父子狂殴在市前。”

    陈禹的这一段说唱,歌词明明是在痛诉一件悲痛的惨事,但谁都知道这是在恶搞风/流才子唐伯虎,然而搭配他故作悲痛的语气和略显滑稽的表情,却带出一种极为诡异的反差。

    他的咬字清晰,无论语多快,每一句歌词却都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唱得苦大深仇,众人听在耳里,竟莫名觉得欢乐。

    兴许是陈禹的说唱过于另类,李澎飞似乎生怕搞砸,迟迟没有加入过多的节奏,仍然只是鼓槌相击。王迪适应过来后,有心扳回一城,当时就敲响嗵鼓,随即带起一阵密集的击奏,时轻时重、时快时慢,尽量与陈禹的说唱度保持和谐。

    王迪与陈禹朝夕相处三年,又经常一起组队玩游戏,论默契程度自然不是李澎飞所能比拟的,虽然一开始听到陈禹的搞怪说唱而不小心走了神,不过他很快理解陈禹这段说唱的恶搞性质,及时送上一阵轻快的节奏,搭配陈禹既显苦情又显滑稽的说唱,两相嵌合,竟意外激一种莫可名状的反差萌。

    听到后头,许多人都笑出声来,这样一段尽显无厘头的说唱,听在耳里只觉欲罢不能,竟有堪比洗脑神曲的效果。

    看到连柳影这座冰山都面露微笑,李澎飞微一摇头,淡淡一笑,索性停下手中动作。

    这第二回合的较量,他输了,输在默契上。

    “小人身壮健,残命得留存,

    可怜老父他魂归天,此恨更难填。

    为求葬老爹,唯有卖身为奴自作贱,

    我一面勤赚钱,一面读书篇,

    誓要把功名显,手刃仇人意志坚,

    从此唐寅诗集在身边,我铭记此仇不共戴天!”

    陈禹的说唱愈来愈快,到最后犹如疾风暴雨般扑面而来,歌词却愈加恶搞,顿时激起众人哄然大笑,连声叫好,却有大半人都相信这是陈禹随口瞎掰的。

    随着最后四个字“不共戴天”的落地,热烈的掌声中,陈禹放下话筒,双手做出一个虚弹吉他的姿势,李澎飞当时会意,王迪的鼓声一停,立即跟上尾奏,即兴带来一段架子鼓表演,连绵不绝的鼓声响彻小树林。

    李澎飞为人不苟言笑,就连他打鼓的节奏也始终保持着有条不紊,不会太慢,也不会太赶,中规中矩地根本挑不出半点毛病,王迪看了也不禁连连点头。

    李澎飞有意展示自己对架子鼓的熟练程度,一段即兴表演,涉及到架子鼓的每一个部件,无论低音大鼓、踩镲、军鼓、嗵鼓还是镲片等,他都经过合理的安排,面面俱到,各显特色。

    一分半钟的架子鼓个人表演,仿佛将打鼓技术体现到了极致,迎来一众同学的啧啧惊叹,在陈禹和王迪的带头鼓掌下,热烈的掌声将同样热烈的鼓声变得更加热烈。

    李澎飞的动作刚一停下,根本无须有人带头,在场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投向王迪。

    前两局两人打成平手,这最后一局,李澎飞的表演结束,自然就轮到王迪。

    在场鼓声才一停歇,几道清脆的响指声紧接着响起。

    陈禹连忙把话筒凑近王迪身边,将响指声也一同收录进音响中。

    只见王迪左手打着响指,右手敲响镲片,脚踩底鼓,还不忘一边吹口哨,吹得正是那《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旋律。

    他面对的方向,人群中自然有柳影的身影。

    就在这响指、鼓声和口哨的搭配下,一口哨摇滚版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当时就惊艳了在场近百名围观同学,不约而同地再次响起阵阵掌声。

    王迪的这一份别出心裁,似乎已经出了架子鼓独奏的范畴,相比李澎飞刚才中规中矩的表演,更添一种别样的风味。

    陈禹一边替他举着话筒,一边打量着王迪那像极了“周董”的脸庞,尽管早已适应这幅面孔的存在,再一次见识到他在音乐上的天赋,仍不免感到惊喜和自豪。

    “是的!这是我的兄弟!一个注定成为天王巨星的男人!”

    陈禹在心中一字字说道,忽又回目看向另一面的李澎飞,粲然一笑。

    兄弟,只要是兄弟,就一定不会亏待他们!

    王迪在一手华丽动作中结束了他的架子鼓表演,陈禹收回话筒,耳听掌声如潮,目睹王迪步步走向他的梦中情/人,不经意间想起自己梦了十年的梦中情/人,即便强力克制心中情绪,仍是觉得鼻尖酸,似有什么湿了眼眶。

    也许是时候兑现给王迪的承诺了!

    陈禹暗自盘算,微润的眼角带着一抹笑意,静静看着王迪第一次搭讪柳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