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赤壁之战】-《三国寒月传》


    第(2/3)页

    于禁摇头道:“将军太过谦虚了,将军如此年轻,才二十出头就有此武艺,将来武艺精进定是必然。”

    说实话,于禁心里对于当曰博望坡自己被周寒所擒很不服气,认为那是周寒耍无赖,但时隔不久,周寒武艺却是进展神速,又有长坂一战,足见其武艺若何,于禁现在是真心佩服周寒。

    周寒洒然一笑:“文则,你我现在既已同帐为将,何不以表字相称,如此一人一口将军得叫,岂非生疏了。”

    于禁爽朗一笑:“子麒说的是。”

    两人说着,并肩往大帐行去,于禁道:“不知子麒觉得该如何应对曹军?”

    周寒双眼一闪,随即又放下心来,于禁不可能为曹艹当密探的,他的家小可都在这边的,念头落下周寒道:“欲破曹公,须用火攻!”

    “哦!子麒所谋与禁相合。”于禁撸着胡须笑着道,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曹军众多,除了火攻还能有什么计策能打败曹军!周寒则心中加了一句:“除了火攻,还须诸葛借东风!”

    须臾大帐在目,两人进入帐中,周寒趁机向于禁讨教练兵之法,要说穿越者就一定会练兵,那纯属扯淡,你以为跑跑步,负负重就能练出特种兵啊,军队除了要规矩严谨的编排,也须令行禁止的军令,他周寒也是凡人,不是天才,凡事都是要学的,想他周寒未穿前,可是十足十的纨绔,整天就是与那群狐朋狗友混夜场,玩酒吧,哪像现在,孜孜不倦得学这学那,没办法,人想在逆境中求存,过硬的本领是必须的,不然在这个三国大时代,你将成为他人成名的垫脚石,正是这乱世逼迫鞭策着周寒,一定要变强,再变强,为了自己,也为了尽早结束这乱世,还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五胡乱华这一史实发生,要阻止胡人屠戮我中华百姓,敌人很强大,未来很迷茫,或许战死被历史同化,或许战胜改变历史轨迹,再次实现陈汤的那句壮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周寒心中乱七八糟得想着这些…

    ★★★★★★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二月,这一天傍晚,周寒与赵云乘船往南而去随行军士仅十余人,一路上旌旗不展,俺人耳目,没错!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就在今夜,诸葛亮曾嘱咐过周寒,这一天过去接其回来,船很快驶到南屏山水域,当船靠岸,就有鼓乐声传来,周寒寻声望去,不出所料,只见南屏山依山傍水有座祭台,士兵道童环列有序,诸葛亮披发赤足,于祭台上施法祭风,周寒此时头戴斗笠,看不到其脸喜怒哀乐,心中却不无感叹:“诸葛亮真是有逆天之才,难怪后世专家都说他多智近妖,都能呼风唤雨了,难怪周瑜忌惮要除掉他…”

    要说诸葛亮真得能呼风唤雨,对于现代穿越来的周寒打死他也不信,这诸葛亮就是算准时间,又多看多查天空气候,才能算准今夜会有东南风,否则他要真能呼风唤雨,那不是神仙吗?那还打什么,一个仙术过去,曹艹孙权神马的全都化作灰灰!不过这个移动气象台不错,周寒想到此处,脸露出很恶趣味的笑!拿这些三国名人调侃就是爽!

    “子麒,诸葛军师却是在干什么?”赵云走了过来,与周寒并肩而立,他可不知道这个诸葛妖人正在作法招风,两人都是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看上去倒是像足了江湖侠客!这个装扮当然是周寒提出来的,其意是避免被吴军窥探着!闻言周寒笑了下道:“诸葛军师正在施法招风呢!”

    赵云并不怀疑,一脸敬畏得看向七星坛上那个身影,倏尔感叹道:“诸葛军师真神人也!”

    “…”周寒一阵无语,看来装神弄鬼在这古代很吃得开,不过可要有点依据和实力,否则神棍那顶大帽子扣下来,不成过街老鼠才怪。

    夜色渐渐取代天明,天色全黑下来,周寒所在船上,随从士兵开始燃起火把,把一直看着七星坛上的周寒,映衬了其半边脸都通红通红的,此时有夜色掩护,两人早已脱了蓑衣斗笠,露出一身灿银铠甲,见周寒一身铠甲精美不凡,赵云直赞道:“子麒这身铠甲真是不凡!”

    世人都无一例外,爱赞美之词,憎贬义之话,周寒绝非圣人完美无瑕,也并非那种城府深沉之人,闻赞笑道:“子龙休要取笑,你那身铠甲比寒不知胜过多少!”虽然这么说,但周寒心里实在舒坦极了,要知道称赞他的可是鼎鼎大名的赵子龙,他周寒的偶像!

    赵云也不接话,两人闲聊着等待诸葛亮借风成功后过来,周寒心想:虽然历史上诸葛亮安然无恙得回到刘营,但不知道会不会因自己的出现使历史有所偏差,害诸葛亮被周瑜派出的人杀死那可大大得不妙。

    想明这些,周寒道:“子龙,不如我上岸过去接军师,周瑜常嫉妒军师之才恐其加害军师!”

    赵云也明其中利害,倘使诸葛亮有所闪失,他将有何面目回见刘备,知晓周寒也是为了大局万无一失着想,赵云道:“子麒所虑极是,你上岸去接着军师,云在此等候。”

    周寒也不拖沓,令士兵从船舱隔间中牵来坐骑,上了岸向赵云告辞一声,径往诸葛亮所在方向而去!

    手中倒提寒月戟,纵马于树林旁的大路上前行着,祭坛距离岸边赵云所在,有五六里路程,行至半途周寒只觉微风拂面,依这时节是不会有东南风的,但辨别风向来的分明是东南风,心中不禁腹诽道:“难道猪哥真得会呼风唤雨,不然这风不可能来得这样准时,完全如诸葛亮所说。”这念头刚落下未久,东南风渐渐大了起来,许是诸葛亮果真请来东风了。

    “嗯!那是谁家的马车。”又行不多远,因天色已黑,周寒这才见着前边大路旁不远处,一辆马车也向祭坛的方向行去,按理说荒郊野外的,又是大晚上,谁吃撑了这时候坐着马车溜达!

    待到了马车旁边,周寒小心起见,还是喝问道:“里面何人?”

    那名赶车的小厮见一将赶过来发问,讷讷不敢答,只得把马车停下,车厢的窗帘掀开,在微弱月光的映衬下,露出一张绝美的脸庞,居然是和周寒有一面之缘的小乔!小乔显然也认出周寒,脸色微讶道:“将军原何在此?”

    周寒不露声色道:“寒亦有此一问!”

    小乔解释道:“适才妾于军营屏风后听说我夫君欲害诸葛先生,妾于心不忍,又恐孙刘因此兵戎相向,使夫君铸下大错,为吴侯所不喜,因此急忙赶去,要通知诸葛先生赶快离开此险地。”

    周寒脸色一松,道:“原来如此,夫人有心了,寒必将夫人此善举告知主公与军师,如今却不劳夫人了,寒自会保着军师回去。”

    “如此我便放心了。”小乔说着,与周寒道别一声,让车夫调转马头,原路返回。

    看着小乔所在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下,周寒心道:“难道历史上诸葛能平安到岸边坐船,有小乔相助吗?应该不是吧,不好!”周寒心中一紧,如今东风已起,诸葛亮应该急往这边来才是,说不定有危险,想到这,周寒急催坐骑前行。

    又赶了一程,只见前方马蹄声响处,一骑驰来,待到近前却才看清是诸葛亮,诸葛亮见周寒赶来接应,心中大喜,双眼一亮急道:“子麒助我,后面追兵甚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