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工业帝国(二)-《最科学的符阵师》


    第(2/3)页

    肖远行摇摇头,说道:“唉,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只是听相熟的商行老板说,棉纺织品涨价的原因是因为原料短缺,而原料短缺是因为突然有人进行不计成本的大量收购,导致各个商行全都断了货源。”

    “你是说……有人想抬高原料的价格?”张长生问道。

    大量收购某种商品,使之在短期内价格飙升。然后再趁该商品价格上涨的这段时间里,将低价收来的商品出售,赚取巨额差价。这本是商场中惯用的计量,所以张长生只一听完肖远行的话,便猜到了个中原由。

    可是,肖远行却又摇了摇头,否定了张长生的猜测。他皱着眉头继续说道:“本来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等着这么久,棉纺织品和其原料的价格都已经上涨了近四倍,但却依旧不见有人大量出售。这……”

    说到这里,肖远行的头已经快要摇成波浪鼓了。即使是再如何贪心的人,将物价太高的原来的四倍,也该知足了吧?可是,却始终不见那人“收网”,这……恐怕不只是嫌弃利润过低这么简单。

    “唉,不管这人抬高物价究竟是为了什么,反正到头来倒霉的都只会是咱们这些苦哈哈。”肖远行禁不住叹道。

    “物价上涨前,我曾有两家布行签下文契,承诺两个月之内为他们购得至少一百单货。可实现都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我连三十单货都没跑够。要是一直照现在这样下去,两个月之后,我就只能自裁躲债了!”

    闻言,张长生同样脸色一沉,叹道:“唉,我何尝不是呢?早先我在家中开了个小作坊,靠着为人织些布匹,勉强也能度日。唉!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跟布行签下文契!现在好了,原料紧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布行却又催得紧!再这么下去,我那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风了!”

    商人经商,讲究的是个信字!

    大商人、大商行、老主户,在信之一字上都有保障,所以这类人做生意的时候,往往只需要说句话,给个口头承诺就行了,根本不需要签什么文契。

    但是像张长生和肖远行这样的“散户”,却不同。他们做的是倒买倒卖的生意,虽然利润十分可观,但却没有保障,也没有固定的上下家。

    人们与他们这类人做生意的时候,往往都会要求他们签下文契,以确保当他们失信的时候,自己这边不会平白无故的遭受重大损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