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刚返程,又生事端-《滴血瞳》
第(2/3)页
崔明素说着便走了出去,崔明丽还想说什么,但是我却一把把她揽在我的怀里,在我的怀抱里面,她终于痛哭了,我深吸了口气,努力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好了,哭出来吧,哭出来总是好的……”
第二天,我们回到了省城,崔明素给我们订的是高铁票,还都是商务座。崔明丽没有崔明伏的兴致勃勃,一路无话,我知道她是在担心崔明素。
到省城的时候刚刚中午,我们三个便先回到了仙佑堂,对面的王哥和王嫂看到我们回来,赶紧来到店里面问我们桑林婆婆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我们只是说一切顺利,他们两个深吸了口气,但仍旧潸然泪下,一起生活了这么久,他们和桑林婆婆之间,自然是有感情的。
刚刚送走王哥和嫂子,陈妮便来了,而且是一副慌张之色,她的身边还跟着姜帅,同样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
“韩大哥,估计又有一些事情需要麻烦您了!”妮妮说着,给我递上了一张照片,“您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我的一些同学,或许遇到了一些问题。”
“在哪里拍的?”我的心一抖,“这是阴庙啊!”
相信人死为鬼,所以祭祖一直是重要的活动,也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表现。至于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基于人道的关怀,悲悯其无人奉祀,因此为他建祠,使之有所归属,称为“阴庙”。而“阳庙”指的是,封神榜上正式册封的正神的庙宇,例如玉帝、王母、三清、关公等庙。
人是躯体与灵魂的结合,生时躯体所处的世界是阳间,死后灵魂所归的地方叫阴间,阴间的灵魂俗称为鬼,人有人的空间,鬼有鬼的世界。
有子孙祭祀、供奉牌位的,可转化成神格的存在,若无后嗣奉祀的,称为“无缘鬼魂”。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在台湾民间尊称为“老大公”或“好兄弟”,其中含有亲切之意,也有敬畏之心。
民众相信人死为鬼,所以祭祖一直是重要的活动,也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表现。至于无人奉祀的无缘鬼魂,基于人道的关怀,悲悯其无人奉祀,因此为他建祠,使之有所归属,称为“阴庙”。
为使无缘变有缘,而不会危害世间,可得到庇佑和福荫,故将这些无缘的骨骸集中一起,置于斗瓮中,建祠祭祀,称为“万善同归”。在大陆没有知名的阴庙,在台湾最知名的阴庙是“十八王公庙”,泰国最出名的则是“娜娜庙”。
不同又分类奉祀。死于非命的孤魂据说是鬼中的“厉鬼”,古以死而无后称厉,因无后嗣奉祀的鬼魂,生活无着便成为“厉鬼作祟害民”,通常厉鬼供奉在“大众庙”,尊称为大众爷;因剿贼平乱而战死者供奉在“义民庙”,以嘉许其义行,在开台初期,清廷经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变,所以这种义民庙尤其以客家地区为多;凡因修路、建筑、迁墓所挖掘出土的无主骨骸,或有无名尸则集中供奉,称为“有应公庙”;如为无主女尸则集中在“姑娘庙”,以示男女有别;海上浮尸则称“水流公”,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庙”;也有民众将城隍庙、地藏王庙归纳为阴庙。
有应公类阴庙有“百姓公”、“金斗公”、“万善爷”、“大墓公”等种类。通常有应公庙在庙前挂有红披,上书“有求必应”四个字,故称有应公庙。
据说因为有求必应,所以信徒很多,尤其是赌徒更是有应公庙最主要信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