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言传身教-《滴血瞳》
第(2/3)页
这十戒,托虚皇天尊所命,能做到者,天神护佑,永脱—切苦恼。“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要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竞向慕之、归之。
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要回光返照,与人为善,则广施阴德,普济群生,乃为人道之本。对贞操方面来讲要独拔常仑,顿息尘缘,断绝*,精修道行,当证仙阶,福及九祖,庆流一门。对于财物方面来讲:夫人之贫富,命禀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财有分,用尽还来,若胎骨受贫,广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觅付之自然,非己之财不妄取,非义之财不苟得。合得之财,随分取可,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则心领神会,精神分明,修道积德之第一步成矣。
王常月在初真戒后面,还加上了女真九戒,作为道姑信女修持之戒,九戒为:一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曰,贞洁持身,离诸秽行;三曰,惜诸物命,慈愍不杀;四曰,礼诵勤慎,断绝荤酒;五曰,衣具质素,不事华饰;六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七曰,不得数赴斋会;八曰,不得虐使奴仆;九曰,不得窃取人物。
道教经书上讲只要能持戒修持,必生十善之家,不经地狱之若,精进修道,则名登紫府,位列仙班。
“小子,你现在身上穿的就是‘天仙洞衣’,这衣服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穿的,你必须要达到‘天仙大戒’的时候才配穿在身上。”崔明伏白了他一眼。
“天仙大戒又是什么呢?”姜帅拿着笔在纸张上面奋笔疾书。
天仙大戒是三坛圆满的最后一个大戒。三坛圆满即为全真传戒时以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三戒为主的三坛传授方式。持三百中极大戒毫无过犯者,方授天仙大戒。天仙大戒: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总称为“三坛圆满天仙大戒”道书上讲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受中极戒者称妙德师;受初真戒者称妙经师。
天仙洞衣又属于法衣的一种,道教与佛教的法事专用服饰。佛教制度允许出家僧人为养活自身可以持有如法合度的衣服,其中重复衣、上衣、下衣、裙、副裙、掩腋衣、副掩腋衣等十三种服饰是生活所必需的。不同的衣服应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场合穿用。法衣的原料以及颜色也是有选择的,如衣料不得过优过劣,颜色不用八大正色。凡僧尼所穿的被认为不违背戒律、佛法的衣服,皆可称为法衣。古语有云:“律有制度,应法而作。
而靠衣装马靠鞍,法衣一般是法主的特定衣物,是蓝靛瑶祭师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的教服,瑶语称“曼癸”,即神衣。
法衣的颜色,有红、黄、青和瑶锦刺绣四种。在宗教仪式中,何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教规里有严格的规定,据古经书记载:“上元师父着黄衣,中元师父着红衫,下元师父着青衣,四人穿着不一样。”这段古诗没有说到“倒癸”,即道公服。按蓝靛瑶的教仪,分为师派与道派两大派别,师派穿红、黄、青三种法衣,道派穿瑶锦刺绣的道公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