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哲生大爷-《天才战争少女》
第(2/3)页
1934 年初,致力于重建工作的德国空军向国内各大飞机制造企业招标研制一种新型战斗机。尽管其目的是最终拥有一种超越同时期其他国家主力战斗机的优秀飞机,招标书上的性能要求却定的并不出格,甚至可以说是平平无奇了。
最终共有四家公司交出了自己的设计,他们分别是福克.武尔夫公司的 Fw 159,阿拉道公司的 Ar 80,BFW 公司的 Bf 109 以及亨克尔公司的 He 112。
其中前两种设计很明显地不符合当时飞机的发展趋势,没有什么改进潜力,很快被淘汰出局,而剩下的两个竞争者在飞机性能上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如果硬要分出高下的话,He 112 似乎略胜一筹。
2.0的HE112B-0是个缺点优点都很明显的战斗机,首先它的火力在同级无疑是最强的,两门20mmMGFF机炮能在瞬间将对手撕成碎片。但HE112自己也是个大脆皮,哪怕7.62mm的机枪都能对其造成成吨伤害,秒人和被秒都容易。
其他的特点倒是和水牛差不多,高速高稳定性,水平机动能力相对一般,是标准的BZ机。
2.0的BF109则是Emil一型,也算是BF109脱胎换骨的一个型号。和西班牙战场上同伊-15伊-16打的有来有回的早期型不同,Emil在换装1050马力的DB601A引擎有了质的飞跃,无论速度还是爬升都是远超2.0平均水平的。
至于为什么这玩意会分在2.0呢,当然是因为其残念的火力了,E-1型只装备了四艇7.92mm的MG-17机枪。
这个缺点在一对一的战斗中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团战中就很要命了。对面完全可以先无视你,然后在清光你的队友之后慢慢收拾你。
在这之后,就是苏联的伊16,伊153以及拉格-3-35了。
伊16也算是非常厉害的战斗机,在西班牙战场与BF109谈笑风生,之后更是在中国战场上同日机搏斗,在零战出现前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历史上哲生大爷的座驾就是伊-16了,在抗战中,创造了击落敌机11.33驾的奇迹,成了战时官方公认的头号王牌。当个人战果达到 9 架时,校长亲自召见了他并亲手授其九星星序勋章一枚,时年仅26岁就成为了血战后能够幸存的中国空军少数王牌飞行员之一。
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I-16的自身性能也是相当不俗。
这种飞机由尼古拉N.波利卡波夫设计,是世界上最早的装有可伸缩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的悬臂式单翼机。既短又粗的木质酒桶状硬壳式机身和悬臂式下单翼结合在一起,机翼宽度几乎占据了整个机身长度的一半,机翼表面由织物覆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