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庙堂之高(二)-《今宋》


    第(2/3)页

    接过王慎的信,杜束一看,额上黄豆大的汗水就落到纸上。

    王慎的信用的是大白话,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也正因为如此,其中的意思显得异常的赤裸。

    大概的内容是,杜相你身为朝廷右相,朝廷中枢决策人之一,政事堂才是你的位置。长期远离中枢,朝中但凡有消息,传到你耳朵里,至少也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到时候,新闻已成旧闻,又如何做出相应的应对?如果朝廷中真有人对相公别有心思,那就是被动挨打了。

    最最要害的是,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需要长期维系的。别说君和臣,就算是亲戚之间,有得一段时间不往来,人情也会变得淡漠。

    相公乃是管家一手提拔的天子门生,可是,若是长期不在中枢,又有人在君前进谗,三人成虎,这个情分难免会生分下去。

    所以,相公现在最要紧的是侍奉架前,不给小人以可乘之机。

    可是,身为国之柱石,建康这边的江防却是离不得相公,不如现在接朝廷六部和官家还都建康。否则,一旦官家正式下诏定都临安府,大事晚矣。

    ……

    王慎现在不过是小小的一个黄州防御使,妄议朝政已是大罪,更何况这事还关系到国都。若是叫别人知道,麻烦就大了。

    杜束自然知道这等机密大事的要紧,身子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杜充将信又抓了回去,冷冷道:“王慎的胆子不小吗?嘿嘿,他让老夫迎官家还都,这是将我架在火上烤。一个不小心,大伙儿都是粉身碎骨的结局。险,这是在行险啊!你说,老夫会答应吗?”

    杜束喃喃说:“侄儿不知道,侄儿不知道。”

    杜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不过,王道思此计却是破局的好法子。如果真弄成了,老范的宰辅位置说不好要让给老夫。至于秦桧,他又算得了什么。一个南归之人,无根无底,所依仗的不过是和议之策。若是老夫大权在手,官家要和议,好,我就和议;官家要打,咱打就是了。”

    “最妙的是,这建康老夫经营多年,根基稳固,真有事,官家也会问政于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