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艰难的无夏之年-《大穿越时代》


    第(2/3)页

    根据最新的消息,以大和号战列舰为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目前已经西进印度洋,先是追剿英国皇家海军东方舰队的残余舰艇,然后就是满印度洋地到处晃悠,肆意猎杀活跃于这片海域的所有商船——由于苏伊士运河被摧毁,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商船迄今无法进入红海,更不用说印度洋了。偶尔还炮击沿岸港口,似乎是想要将整个印度洋的海运航线彻底搞垮,并且确实让滞留在东非的艾森豪威尔所部美军,出现了后勤补给上的困难:非洲的铁路和公路交通基本就是个悲剧,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只能靠海运来维持。

    但是,已经决心放弃印度洋的五角大楼,却对此表示基本无所谓,还对目前驻守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下令,如果日军从印度洋对岸大举来袭,或者切断了东非美军的海上补给线,实在无法继续坚持的话,那么随时可以撤退到西非的利比里亚或刚果,然后让南非顶在最前线,跟远道而来的日本人拼消耗……在目前的艰难局势之下,只要能够在旧大6上保住几个立足点,就已经是极大的成功了。

    ※※※※※※※※※※※※※※※※※※※※※※※※

    总而言之,虽然如今的地球依然处于世界大战之中,全球各地的硝烟和枪声也依旧连绵不断。但在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最关键的重量级选手之间,却是暂时从热战转入了冷战,进入了一个相对的缓和时期。

    对于杜鲁门这位战时总统来说,眼下真正最令他感到头疼的,其实是本土爆的全国性自然灾害问题。

    ——随着位于北大西洋的冰岛火山大肆喷,导致巨大的火山灰云团遮蔽了阳光,迅降低了地面温度,目前大半个欧洲都已经陷入了夏季低温的灾难之中。而大西洋对面的北美各地,情况自然也不容乐观。

    对于美国人来说,今年的冬天和春天原本就格外寒冷,缅因州等地暴雪成灾,五大湖水域大面积冰封,甚至连底特律的港口都一度瘫痪了。好不容易等到春暖花开,眼看着就快要入夏了,谁知紧接着又是几场莫名其妙的级大寒潮,重新把气温给压了下来。前后三次的反常寒流,让纽约曼哈顿的街头居然下起了六月飞雪。六月初的寒潮之中,华尔街的积雪厚达三英寸,让行人既看得啧啧称奇,同时又心惊胆战。

    ——凡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知道,这种冷热颠倒的异常天气,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何等恐怖的噩梦!

    到了七月底和八月初,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纽约以北的沿海各州,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又遭到了霜冻的灾害,除少数最耐寒的谷物和蔬菜品种,譬如小麦和洋葱之外,绝大多数农作物都被冻死。根据农业部门的预估,今年美国至少将有十五个州的玉米绝收,而干草的产量也将锐减,随之必然导致存栏牲口的大量倒毙,乳制品和肉类的产量自然会跟着暴跌,让全国人民渡过饥馑的一年……

    ——不同于大萧条时期那种人为制造的经济崩溃,导致咖啡和豆子用来烧锅炉,水果和蔬菜烂在地里,奶牛则被丢进密西西比河,而市民们却在城里挨饿吃垃圾……这次美国是真的出现食物紧张了。

    而在加拿大,反常的夏季所造成的后果更糟,寒潮的来袭也更为肆虐,连小麦也难逃厄运。在二战爆之前的和平年代,加拿大每年都要向欧洲出口几百万吨的粮食和饲料。而到了如今这个可怕的“无夏之年”,加拿大人却现自己既没有面包也没有牛奶,能够吃得到土豆就已经要感谢上帝了。

    ——在这一年里,整个加拿大先是经历了内战的腥风血雨,导致了大批耕地在战乱中的荒废,政府的战略物资储备仓库也因为内战而被付之一炬。然后又因为夏季寒潮的来袭,弄得加拿大全国所有农作物均几乎绝收,小麦和干草的价格一路飞涨。到了本应是收获季节的秋天,粮食短缺的形势更为严峻。特别是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打过巷战的城市里,面包的配给量已从每天二百克减少到一百五十克,甚至不够一个小孩子果腹。所有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被饥肠辘辘的市民塞进了嘴里,如浆果、地衣和猫肉,还有人在报纸上撰写野外求生科普知识文章,专门指导居民辨认无毒的植物。绝望的加拿大当局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能伸手向南方的邻居求援,而从美国向加拿大运粮的列车还得由军警护送,因为每一个车站都挤满了前来枪粮的饥民。

    相对于正在饥饿和寒冷之中挣扎的加拿大来说,美国的农业产量要稍微好一点儿。全面绝收的情况主要集中于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和五大湖沿岸地区,更南方的密西西比河流域虽然也是粮食歉收,农产品总产值较去年减少了5o%,小麦、大麦、玉米、蔬果的总产量普遍下降……但好歹还是有些收成。在不需要大规模向海外出口余粮的情况下,凭着今年的这点儿收成,还是勉强可以喂饱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公民的。

    ——毕竟,如今这年头的美国农场主们,已经不必再喂养大西洋彼岸的英国亲戚了。但反过来说,他们却不得不向加拿大和本国北部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于是,美国人民的食物供应看上去依然是捉襟见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