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这一点上,老人家是绝对不糊涂的。 最后还是兵子自己决定去当兵,他觉得,自己叫兵子合该当兵,要不然的话就是对不起他爸给他取的这个名字啊。 儿子没了,对于老人来说那是不能回忆的痛苦。偏偏那些亲戚还说那种不入耳、难听的话。哪怕亲戚迫于压力,愿意照顾自己,老人家愣是拒绝了。 老人家都做好了睡桥洞的准备,没成想,被一个漂亮的闺女接到了老人院儿。打那以后,老人家有人照顾了,吃的穿的样样好。跟他以前的生活比起来,住进来之后,那日子过得真是没话说。 后来老人家了解到,但凡住进来的老人绝大分情况都是跟自己一样的,这个老人院就是为了像他们这样的老人特意建的。住在新房间里,躺在床上,身上盖着棉被,望着雪白的天花板,住的第一天晚上,老人就哭了。 谁说他送兵子去当兵,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谁说兵子牺牲了,他活该没有儿子养老送终?谁说兵子为国家牺牲,是一种愚蠢的行为。谁说,国家和人民已经忘记了他家兵子对他们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生命? 没有,全部都没有。 记得,还是有人记得的! 老人家觉得,自己得到这种不求半天回报的照顾,那就是对他儿子牺牲,为国家人民做出贡献的肯定和纪念。当初他同意儿子去当兵,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他那些亲戚说的话,都是假的,全都是放屁。 老人院里的护工很会照顾人,态度好。让老人高兴的是,老人院里时不时会来一些做义务工的大学生,那些大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听他们这些老人讲自己已牺牲的孩子生前的事儿。每每见到这些大学生崇拜自己儿子的目光,老人家的心里特别安慰和自豪。 他的儿子是英雄,哪怕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有下辈子,他相信自己还是会做这样的决定,让自己的儿子走同样的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