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燕太子丹之死-《秦宫》
第(2/3)页
如此想来,姬绾念念不忘亡兄之恨,这等顾虑燕国故土之事铁定会引起嬴政的心蒂,这么多年姬绾都与赵夫人相安无事,要么她是先前不知,要么她是顾忌嬴政先前不究。
先前无恙,为何突然这般狂躁?
左思右想,蔺继相的判断是唯一可以解释的通姬绾反常举动的了:一定是有人挑唆姬绾!
会是谁费心要姬绾落此下场的呢?
姬绾刚刚入秦国的时候和我们其余五国的出使公主一样,都是战战兢兢等待嬴政的临幸、苟延残喘的活着;后来姬绾被嬴政召唤,封少使夫人,虽是心忧燕国国运,但她知书达理,在秦王宫规规矩矩、并无躁动;再后来孕子,她更安足了,甚至还劝过我人在秦国要念秦事,可她后来突然精神不振…
等等!
姬绾的精神不振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如若我没记错,我发现的时间应是我想要劝诫她怀孕不能饮酒时开始的,那是在李夫人的晋封宴之后…
李夫人?
李夫人回宫的时候,在我们迎接她的仪式上,得知姬绾有孕,说起姬绾的孩子时她特意拉了赵夫人多子的话题说事,那眼神——
我一惊,手实实按在大理石石桌上,心跳快的要蹦出来。
李夫人回宫后,姬绾的情绪一直时好时坏,甚至开始封闭自己,所有人都以为是我对她说了什么的缘故,我也一直内疚是我的话刺激了她——
齐燕联盟传闻时,姬绾一直说因为欠人人情所以不要站出来说话,传闻的主使者就是李夫人!
难道,真的是李佶籽?
秦王宫后妃是不允许议论政事的,后妃与外界互通不密,即使是有人知晓了这个消息也不会宣扬开来,何况这种事情,除非是别有用心又自保可以不被嬴政查出传播流言,否则不会有人告知姬绾。
杀子保命,燕王喜定不会告知自己的女儿,姬绾一党也不会严明真相挑拨姬绾与燕王喜的关系;燕国没有消息,其她国体无事无非的定不会嚼舌在秦王宫被姬绾听了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