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断亲-《农家悍媳》


    第(2/3)页

    顾来银脸色更加阴沉:“要不是你跟爹做了缺德事,咱能碰到那妖精,要不是碰着那妖精,咱能让迷上,还把人给带回来了说到底都是你们的错”

    顾来财也应和:“对,都是你们的错”

    转眼间母子仨人就反目成仇,看得躺在炕上的顾大江一个劲地心急,可是这因为好久没吃饱饭的原因,显得中气格外不足,连说句话都费劲得不行,根本阻止不了这母子仨的争吵。

    要不是这哥俩现在身体实在是弱了一点,说不准都得动起手来了。

    等这架吵完了,陈氏一屁股坐到地上,嗷地一声就哭了起来:“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这么辛苦把孩子扯这么大又是为了啥啊都到这个份上了,还逼着老娘去给他们要老参啊,这可能要得来吗老娘还不如死了算了”

    第二天一早银财兄弟俩又堵住陈氏,非要陈氏去给要来百年老参不可。

    那边顾大河一夜未眠,顶着一双黑眼圈就去了村长家,才见着村着立马就噼里啪啦地说了起来:“叔,咱觉得自个肯定不是周氏亲生的,要不然周氏也不会这样对咱。以前的事情咱就不说了,可这亲戚关系咱得断了,这要是不断的话,还不知道他们家咋祸害我家的闺女”

    昨天傍晚那热闹村长没去瞧,可从黄氏那里也听了个大概,当下也是膛目结舌,眼珠子都差点给瞪了出来。

    瞧这顾大江人模人样的,没想竟然干出那么没人性的事情来。

    这会听到顾大河说要跟全福家那边断了亲,村长听着也是犹豫了。

    要是只跟顾大江那一房断了关系,村长二话不说就给答应了,可这要跟亲生父母断关系,那可不是什么小事,顾家村从来就没有这个先例。百善孝为先,哪有父母把孩子拉扯大,这孩子回过头来却要跟父母断绝关系的,这父母再错这当儿女的也不能这样做啊

    村长跟顾大河讲了一会儿道理与孝道,可顾大河就是认准了自己不是周氏亲生的,这一点村长也拿顾大河没辙,觉得顾大河有点魔怔了。

    又想了想后,村长决定到全福家去走一趟,看看这事还能不能挽回,好歹能说服顾大河一下。并且出门之前,还让明哥儿往顾清家跑一趟,不管顾清他们知不知道这事,还是要通知他们一下。

    毕竟这断绝关系,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那头周氏还在琢磨着顾大河得多久才会气消,等到气息了自己可是要上门去把银子拿回来,那老参也得要回来一点才是。

    这头村长就上了门,直接了当地说顾大河要跟他们断绝关系。

    周氏听着立马就吓了一跳,直接从炕上蹦了起来,尖声道:“啥你说啥那遭天瘟的要跟咱断绝关系”

    不说是周氏,就是老爷子听着也是一个哆嗦,直接瞪大了眼睛。

    知道这俩人都不相信这事,村长还是重复了一遍:“大河这孩子一大早就去了我那里,说要跟你们这一家子断了亲,还一个劲地催咱把这祠堂给开了,早点把这事给整完了,他好早点安心。”

    周氏尖声骂道:“他安心个啥老娘一看他就是不安好心,就说他不是个好的,打小老娘就看他不对劲,不定身就就长了反骨。这下还真让老娘给猜中了,竟然还嚷嚷着开祠堂,想要撇开老娘一个人富贵去,没门从老娘肠子里爬出来的坏下水东西,想要跟老娘断绝关系,除非他死了”

    不同于周氏的大声尖叫,老爷子却是整个愣住了。

    比起周氏来说,老爷子可能更了解顾大河一点,倘若不是彻底伤透了心,并且是彻底地失望了,顾大河就不会想出断绝关系这一条法子。

    不就俩丫头片子吗难道比爹娘还要重要老爷子也想不清楚。

    村长见周氏这副样子不免心底下鄙夷,对顾全福也是看不起,打从一开始这周氏就偏心眼到没了边,村里人又不是没眼睛的,都瞅着呢。这偏心眼其实也就罢了,五根手指还有长短的呢。可这偏心眼到只顾着大儿子,却一个劲地搓磨着这三儿子,一副把三儿子当成仇人的样子,换成是谁也会有些看不过去。

    这些事情不回想也就罢了,一回想起来村长觉得顾大河认为自个不是全福家亲生的,也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毕竟谁会跟周氏似的使劲搓磨自个亲儿子的。

    要不是周氏往狠里头搓磨,凭着顾大河的能力,不定早过上好日子了。

    这全福虽然看似什么都没参与,可这么惯着周氏,跟做了又有啥区别

    “行了,这事咱也就是通知一下。毕竟这事咱也管不了,还得族里头几个辈分高的长辈才能决定。不过依咱看,这祠堂还是得开,毕竟这事闹挺大的。”村长也懒得给他们泼冷水,说完后转身就走了,也水也不曾喝一口。

    周氏与老爷子面面相觑,谁也没起来去送一下,都一副惊到的样子。

    直到许久,周氏还在重复着那一句:“从老娘肠子里头爬出来的,想撇开老娘没门”

    老爷子懒得理周氏,低头琢磨起事情来。

    村里头可没有跟长辈断绝关系的先例,不少人担心一旦开了这个先例,日后养大了的娃子嫌自个老了不中用,也断绝关系不养自个了。特别是年长一些的,皆是以一副长辈的口吻来教导顾大河,想让顾大河回心转意。

    可顾大河一口咬定:“我肯定不是我爹娘亲生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把我给养大,打小我就跟我奶过,一口饭都没吃过他们的八岁时我奶没了以后,他们也没让我进门,我自己跑到镇上找了个活干,才没把自个给饿死”

    要说顾大河是魔怔了吧,他现在的思维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将这老些年的事情一件一件地理了出来。

    这些事情村里人多少也是知道的,不过像八岁找活干,大伙下意识地就认为是周氏给找的,而不是顾大河自己为了不饿死自个去找的。所以这一件又一件事从顾大河口中说出来,大伙也下意识地认为顾大河不是周氏亲生的,要不然哪能这么搓磨孩子啊

    这哪像是对待自家娃子,分明就是虐待仇人的孩子。

    可这有可能吗

    这眉眼怎么看都像顾全福,这鼻嘴看着又像周氏,很明显就是亲生的啊

    况且这顾大河生出时,村里的婆娘可是不少都看着呢

    大伙听着也不知道怎么劝顾大河了,难道说老人难免有糊涂的时候,做小辈的就是要将就一点可这周氏还没老的时候就开始糊涂了,这会更是变本加利地,换成是谁估计都受不了。

    也就顾大河老实,才认命地让搓磨了这些年,连大伙都看多了习惯了。

    谁想这老实人一反抗,直接就是要断绝关系这么激烈,大伙难免都有些接受不了。而且这老实人一旦咬牙下了决心,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劝得回来的,反正大伙是劝不了了,只得这这结果告诉了几位族老,让族老下决定。

    自古以来这孝字就排在前面,年轻人都难以接受顾大河这般离经叛道,更别说是几位族老呢听到顾大河不肯改变主意,还一个劲地强调自个不是爹娘亲生的,几位族老大发雷霆,说顾大河这是大逆不道,若依旧坚持就要逐出村子,并且从族谱上划去名字,死不得入祖坟。

    这逐出村子也不算什么大事,不过从族谱上划掉,死后不入祖坟可是大事。

    可也不知道顾大洒是咋想的,哪怕听到几位族老如此狠话,也坚决不改变主意,还硬着脖子说:“咱就不是爹娘亲生的,可能本就不姓顾,不能进祖坟就不进祖坟不过咱又没有犯村规,凭啥让咱搬出村子,咱还就不搬了”

    还别说,虽然这顾家村都是同一宗族,可这族有族规,村有村规,能将顾大河逐出族,将人逐出村却是有那么点勉强。

    连这样都没有办法吓到顾大河,几位族老就沉思了起来。

    不可避免地也有了些怀疑,难道这顾大河真不是全福俩口子亲生的

    将人招过来一问,是亲生的没错

    不过这把人给折腾到不乐意承认自己是亲生的,这全福俩口子也是够可以的。本来几位族老还想充当和事佬调和一下,让这两家和好啥的,可周氏脾气那个冲啊,一听到说顾大河要断绝关系,立马就又叫又骂起来,还坐到地上撒泼让几位族老给她做主。

    本来这要是好好说话,几位族老们还真愿意帮忙这事,可见到周氏竟然是这么一副德性,几位族老立马就皱起了眉头,心底下不悦了起来。

    于是乎几位族老一商量,决定明日开祠堂,是非对错明日再论。

    顾大河就想着今天开祠堂,听说明日开祠堂却怎么也不肯走,就坐在祠堂里那守着。大伙见了不免有些放心不下,毕竟这正月底的天气还冷得很,要是在祠堂门口那里给冻着生病了那还得了,而且这样也显得晦气。

    于是大伙商量了一下,硬是把顾大河给送了回去。

    这吃早饭时候张氏懒得去注意顾大河吃不吃,可这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也不见顾大河,张氏就未免就有些担心起来,却丝毫不知顾大河跑到村子里头闹了一场。

    毕竟家就住在村边,这门一关,村子里头发生的事情就不是随时能知道的。

    况且大伙都以为张氏知道这事,就没通知张氏。

    直到大伙把顾大河给送回来,张氏才知道顾大河跑到村里头闹去了,张氏听着这脸色就古怪起来,讪讪地跟大伙道了声谢,赶紧把门给关了起来。

    仔细看了顾大河一会,觉得顾大河这样子很不正常。

    不说是大伙不相信顾大河能干得出来这事,就算同炕共枕那么多年的张氏也不相信,第一反应就是顾大河给打击大了,魔怔了并且张氏的看法也跟村里人一样,这爹娘再是不对那也不能断绝关系,否则就有些天理难容了。

    这也是老屋那边不管再过份,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张氏还是给老屋那边准备一些过节用的东西,算是尽一下孝心啥的。
    第(2/3)页